8月24日晚間,海信視像正式對外披露了更名后的首份半年報,這份姍姍來遲的報告一發布便再次聚焦了公眾的眼光。在“疫情當下”市場環境嚴峻的上半年,海信視像營收卻逆風增長5.3%,Q2的經營利潤率更是達到了近三年的歷史最高位。在電視行業整體規模縮水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同比縮減10.2%),海信視像保持業績高速增長實屬不易。亮眼財報背后的海信做了哪些努力?漂亮數據下是否危機潛伏?一探究竟。
圖一:海信季度營收走勢
數據來源:DISCIEN整理 單位:億元(人民幣)
從營收的構成來看:主營業務的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他業務收入比重有所增長,但所帶來的利潤增長仍然有限。在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營收和支出中,今年上半年面板價格一路狂跌所帶來的成本下降、線上渠道的拓展有效提升了營銷效率所帶來的銷售費用縮減、通過投資理財和匯率操作實現財務費用方面的創收均為海信報告期內的節流項目。但在研發費用上,卻持續增加對智能電視SOC規模化應用的金額補助。芯片產業的全面布局,表達了海信深耕上游產業鏈的決心。
圖二:海信主要營收指標
數據來源:DISCIEN整理 單位:億元(人民幣)
從經營現金流來看:海信在Q1受疫情影響經濟活動被動受阻,經營現金流凈額低于去年同期表現。而Q2電視出貨量伴隨市場復蘇也出現了回升,資金的回籠充沛了經營現金流。但從資金流向具體明細來看,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獲得的現金流入同比縮減了10%,這也與主營業務與去年持平表達意思一致,從主要營收角度探析的海信并沒有擺脫今年上半年國際環境蕭條的背景成為市場中的一匹“黑馬”。而支撐海信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大增的主要項目是成本的縮減,購買商品的支出也同比減少了14.7%。同時,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給予企業的支持補助也不容忽視,今年上半年繳納稅費所導致的現金凈流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1億人民幣。由此可見,海信經營現金流凈額的大幅增長是依托更嚴格的成本管控和政府的稅費減免。
圖三:海信現金流走勢
數據來源:DISCIEN整理
從投資現金流來看:Q1海信有過7.2億元的投資回收入賬,彼時緩解了經營現金流銳減的壓力。Q2在經營狀況好轉的同時也加大了投資力度:5月,為間接取得青島海信智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嶗山研發中心的相關土地及房屋建筑物產權,海信視像斥資8.7億受讓青島海信智能電子科技全部股權,這筆巨額投資直接導致了海信視像當月4.5億現金的流出(剩余款項于6個月內付清)。
從籌資現金流來看:本期增加了對股東的現金回報約3億。與此同時,舉債規模債務償還均同比減少了約72%,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也足夠覆蓋借款所獲得的現金。由此看來,目前海信視像不存在現金流上的壓力,并且還有足夠的現金用來分配股東。
總結:基于海信的主要營收指標和現金流三要素來分析,今年上半年海信視像的確給投資者帶來了驚喜,本期現金余額達20.6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9%。但也正如上文所述,海信的營業收入、經營活動現金流的流入等指標的好轉鮮有主營業務收入貢獻的部分,或者說,更名后的海信營收來源更為廣闊,營收的邊界在不斷外探。在成本方面,海信出貨規模的拓展和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整合能力加強的優勢得以體現,成本的管控和市場策略的調整減少了疫情對海信出貨規模的影響。
在全球疫情的沖擊下,在電視出貨量額齊降的上半年,海信能實現總體營收的同比增幅已然讓人側目。而回歸市場,海信的出貨表現也足夠優秀。海外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多區域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多變的市場環境總是一把雙刃劍,有企業在逆境中跌倒從此一蹶不振,也總有企業能披荊斬棘打破規模和體量的天花板。在被疫情籠罩的上半年,海信具體市場表現如何?在未來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海信會走向何方?請見下篇:“數據背后的海信----市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