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目前,TCL華星光電在其位于中國深圳的T1和T2 G8.5面板廠生產顯示器面板,在中國武漢的T3 G6面板廠生產筆記本面板。
在關于TCL華星光電收購中電熊貓和三星蘇州面板廠產能的傳言流傳的同時,Omdia對TCL華星光電可能的IT顯示 面板生產計劃做了情景分析。
基于這一場景分析,Omdia分析認為,TCL華星光電的目標可能是成為IT顯示面板制造巨頭,與目前領先的面板廠商京東方競爭。
從今年年初開始,就有消息稱中電熊貓和三星顯示(SDC)計劃出售其液晶面板廠產能,有關潛在的買家和交易的傳言也非常多。根據Omdia目前的分析,華星光電可能是這些產能的潛在買家。
雖然目前還沒有官方公布面板廠產權轉讓的消息,但對于華星光電收購后如何管理這些產能,已有不少猜測。部分猜測如下:
華星光電將在三星蘇州G8.5代廠生產顯示器面板。
華星光電將把中電熊貓南京面板廠的所有產能分配給IPS筆記本面板生產。
Omdia分析了這些對TCL華星光電計劃的猜測,以及其將如何管理這些產能的可能方案。
中電熊貓成都工廠幾乎100%的產能將用于電視生產,并將可能通過MMG方式進行顯示器面板生產。
如果華星光電成功收購三星蘇州面板廠,中電熊貓南京G8.5代面板廠的產能將100%用于生產筆記本面板。
在中電熊貓今年年底前將所有產能轉移到IPS面板生產后,華星光電計劃屆時將停止生產IPS顯示器面板。
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華星光電可能會保留一定的IPS顯示器面板產能,但產能較小,因為作為新進者,它可能很難與領先的IPS顯示器供應商京東方和樂金顯示競爭。
華星光電將分配三星蘇州面板廠100%的產能用于顯示器生產。雖然這是一個激進的計劃,但根據Omdia《大尺寸顯示面板生產策略追蹤報告 ─ 2020年第一季度》分析,這個計劃發生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韓國面板廠商在韓國關閉產能,2021年約8萬片/月的顯示器面板產能將消失。目前還不確定樂金顯示的P8顯示器面板生產能持續多久。
目前,三星的蘇州面板廠主要生產65英寸和32英寸套切電視面板。不過,華星光電沒有理由再在G8.5生產65英寸MMG,尤其是其深圳T7 10.5代廠在2020年底前會投入量產。
中電熊貓南京G8.5 C2面板廠目前的顯示器產能約為2.5萬-3萬片/月。如果南京8.5代線專注于筆記本生產,三星蘇州產線的產能可以覆蓋這一部分顯示器面板的生產。
華星光電也可能會停止目前在深圳T1/T2產線的顯示器生產,搬到蘇州產線以進行集中生產和更有效率的管理。
韓國產能關停后,中電熊貓的C2和華星光電的T1/T2產能重新分配,總產能約為13萬片/月,與蘇州產線12.5萬片/月的產能相似。
不過,京東方的做法可能更有效率,即在某條產線同時生產顯示器和電視面板,或者顯示器、筆記本和電視面板,這種做法更有彈性,尤其是在供需波動的時候。
Omdia分析師將密切關注華星光電的最終決定。華星光電至少會維持T2廠的顯示器生產;同時,華星光電計劃在收購后保留三星蘇州廠的部分電視面板產能。
無論華星光電的最終決定如何,從2021年開始,華星光電將在G8.5配置大量產能生產IT顯示面板,這必將改變IT顯示面板市場的競爭態勢。
如果這一計劃實現,華星光電將和京東方一樣,成為筆記本和顯示器面板市場的供應巨頭;供應產能規模為顯示器面板12萬-13萬片/月,筆記本面板6萬片/月,與京東方目前類似。
此外,華星光電也有可能從其G8.5代線中騰出一些產能來生產筆記本面板,因為下面的計算結果顯示,生產垂直排列(VA)筆記本面板可能比生產電視面板的營收高得多。
32英寸電視面板(40美金)×18 cuts =720美金收入
15.6英寸筆記本面板(25美金)x 77 cuts =1,925美金收入
另一方面,客戶對VA筆記本面板的接受度可能是個問題。預估價格可參見Omdia《大尺寸顯示面板市場追蹤報告 ─ 2020年6月》。
在收購中電熊貓和三星的蘇州產線產能后,華星光電有可能憑借其G8.5代線的龐大產能,超過京東方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面板廠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將成為從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到超大尺寸電視顯示面板等所有應用的面板的兩大供應商。屆時,平板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可能發生巨大變化。
延伸閱讀
Omdia將于2020年9月17-18日兩天在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舉辦第十五屆中國顯示產業研討會(⬅點擊查看)。
兩天會議六大主題,15場演講,為您闡述后疫情時代全球和各區域平板顯示概況及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全球手機、電視市場發展預測;數字標牌和公共顯示屏、車載顯示和新型顯示器市場展望分析等。歡迎點擊此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