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第十七屆中國音視頻產業大會在深圳成功召開。本次峰會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主題為“科技創新,無界未來”。
大會云集了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以及電視、顯示器、商用顯示、IoT、應用軟件等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精英等對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權威解讀和預判,為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次會議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大學、北京大學、深圳人工智能學會、TCL、創維、海信、海爾、長虹、康佳、榮耀、OPPO、索尼、京東方、酷開、酷喵、華為、京東、HDMI、杜比、華星光電、當貝、極米、堅果、小米、天貓魔屏、天貓精靈、光峰、集創北方、MAXHUB、海康威視、利亞德、威視芯、柔宇、AOC、威創、網易云信、中彩聯、洛圖科技及各大媒體的大力支持。
圖:第十七屆中國音視頻產業大會
政府及協會領導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史惠康為大會做開場致辭,他提到,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年,我國的音視頻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史副司長提到了近期工信部的三項工作計劃: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持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落實《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及《關于加快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構建彩電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 史惠康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會長劉棠枝代表主辦方對大會致歡迎辭。他表示,疫情的持續、蔓延、反復,成為全球面臨的危機,在危機中破局而出,引領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仍然是科技創新。在這一輪大變革中,中國音視頻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新一輪科技處于歷史性的交匯期,音視頻產業正在發生新的質的飛躍;數字內容大爆發,知識產權和版權保護加強,用戶場景擴展,音視頻生態多元延展等。中國音視頻產業正處在一個難得的發展關鍵期和十字路口,希望更多的科技創新,由中國來引領。
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會長 劉棠枝
專家學者前沿觀點分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發表主題演講《以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他指出,當前我國已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顛覆性科技創新是打破西方國家遏制我國崛起的根本出路。柔性電子作為一種其性能與傳統微電子相當的全新技術領域,具有可變形、便攜、輕質、可大面積應用等特性,是高度交叉融合的顛覆性科技創新形式,將引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并成為國家支柱產業,有力助推我國從大國到強國的躍變,對改變全球經濟、利益和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圖: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維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做了題為《From AI Biosensing to Eternal Life Fact or Fiction》的演講,其研究的生物傳感是一門涉及生物、醫學、化學、物理、材料、信息科學等為一體的交叉學科,應用十分廣泛,包括國家安全、防疫、食品、家居、健康管理等。人工智能生物傳感與5G、大數據、AI和生物傳感等新興科技相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應用于醫療數據、遠程診斷、智能穿戴、家庭診盒甚至婦幼保健等多個領域。
圖: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
標準發布及解讀
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多項行業評價標準正式發布:《消費電子領域知識產權許可機制指南》《智能電視交互評價規范》《數字電視音頻質量客觀評價規范》《數字電視音頻質量主觀評價規范》《便攜式移動終端用高顯示面積占比屏(全面屏)技術規范》。
圖:五項標準發布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為大家解讀了《消費電子領域知識產權許可機制指南》,他提到,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消費電子領域知識產權登記與許可數量龐大,但知識產權許可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幾年,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制度建設受到高度重視,視像協會聯合會員單位在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基礎上開展行業自律,按照團體標準有關要求,開展《指南》的研究制定工作。作為國內首部知識產權許可的《指南》,對規范許可行為、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產生積極的意義。
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 彭健鋒
企業領袖行業風向解讀
青島海爾多媒體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希嘉帶來主題演講《新場景 新風口 新賽道》,他表示大屏、高端、場景是未來電視發展趨勢,全球智能家居銷售今年預計達到995億美元,智能電視作為細分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風口。深耕行業24年的海爾電視,在提升電視開機率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做高端、做場景、做生態。卡薩帝電視為高端人群提供極致影音體驗,在萬元以上高端型號銷售增幅達到279%,行業排名第二。海爾推出三翼鳥場景品牌,為用戶打造全空間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海爾電視的愿景是致力提供智慧客廳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和服務體驗的共創共贏生態平臺。
圖:青島海爾多媒體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希嘉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原烽分享了《創新驅動,引領視界》的主題演講,他指出,顯示行業規律走出周期性的巨幅波動,成為具有確定成長性的行業。在新興場景的帶動下,全球半導體顯示面板出貨量持續增長。顯示技術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在TFT-LCD上,朝著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方向發展;在OLED上,小尺寸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大尺寸新品涌現;在Mini/Micro LED上,半導體工藝不斷進步;在QLED上,在材料、工藝、器件上不斷優化。
圖: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原烽
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總編輯徐曉林發表主題演講《將極致的數字影音體驗帶入每一個家庭》,他認為,視聽行業呈現出內容消費者需求升級、大屏場景價值回歸、技術賦能業態變革、內容形態持續演進幾大特點。華為視頻作為全球化的視頻內容生態平臺,一直致力于為提升終端用戶的影音視聽感受。華為視頻圍繞智慧屏場景傾力打造的AiMax數字家庭影院,以硬件級+軟件級協同能力,攜手國內外重量級合作伙伴,構建起超高清音視頻內容新生態,讓每一位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場景、沉浸式、高品質的震撼視聽體驗。
圖: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總編輯徐曉林
TCL實業中國營銷本部副總經理、產品營銷中心總經理左波帶來主題分享《先行示范,MiniLED引領電視行業創新升級》,他從世界電視工業的百年蛻變中指出顯示技術迭代正引發全球電視產業格局變換,而促使顯示技術演變的原因為超大屏+畫質需求。Mini LED技術在亮度、清晰度、色彩、大尺寸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TCL是最早進行Mini LED研發,首家實現Mini LED智屏量產的企業,完成了Mini LED的全產業鏈戰略布局。
圖:TCL實業中國營銷本部副總經理、產品營銷中心總經理左波
行業大咖高峰論道
2021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我國率先探索走出了防疫之路,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在某些新興場景和細分市場“爆發”。但傳統音視頻產品——電視的發展卻遇到了暫時的發展瓶頸。如何從低迷的市場找到出路,企業應該如何突圍,是每一位電視人關心的問題。
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主持下,康佳集團聯席副總裁常東、青島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優酷OTT事業部總經理侯劍、京東電視事業部總經理戴可、TCL實業中國營銷本部副總經理左波、小米集團電視部總經理潘俊、長虹·美菱中國區電視營銷事業部總經理楊治國、海爾電視總經理楊惠迪、索尼(中國)消費電子營業本部副總裁洪鋼、創維RGB首席科學家沈思寬、OPPO電視總經理黃順明為大家帶來《電視的生死線是產品還是場景》的高峰對話,針對當下電視行業的發展狀態、電視行業的出路,以及電視企業如何突圍等議題,發表了深刻的見解。
圖:高峰對話《電視的生死線是產品還是場景》
隨著國家政策支持,5G、AI、IoT等技術推動,音視頻行業涌現出一大批智能硬件產品,并在軟硬件各方面不斷創新升級,獲得眾多消費者尤其是新生代消費者的青睞。智能硬件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即將踏入萬億市場。未來技術落地加快,智能硬件應用場景也將更趨多樣化。
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主持,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深圳人工智能學會秘書長鄒月嫻、小米智能辦公事業部總經理李創奇、堅果首席技術官張聰、阿里巴巴天貓精靈人工智能部總經理姜飛俊、當貝副總裁李志、極米產品規劃總監張巍等不同智能硬件領域的企業家們圍繞《音視頻智能硬件的生態化創新》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對野蠻生長下智能硬件用戶粘性下降、新品類如何進行生態建設和持續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享,并展望了未來科技對智能硬件產業的影響。
圖:高峰對話《音視頻智能硬件的生態化創新》
科技創新獎隆重揭曉
《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了:在“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此環境和時點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頒發了2021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科技創新獎,表彰為推動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企業單位及先進個人。
中國音視頻科技企業碳中和行動計劃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明確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積極推進碳減排、碳中和是全球綠色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的行動,各國和各個產業必須做出努力。此次大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音視頻行業內領先的科技企業,倡議全產業鏈共同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并啟動了“中國音視頻科技企業碳中和行動計劃”,為整個產業鏈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圖:碳中和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