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球顯示器件出貨面積為2.54億平方米,中國大陸面板出貨面積占比達55%;營業收入為1172.5億美元,中國大陸占比達到45%。可見,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做大、做強的目標已經和正在實現。
基于此,在我國“十四五”計劃開局之年,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共同主辦,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和成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舜聯智庫承辦的“2021第八屆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將以“自主可控創新強鏈合作共贏”為主題,于2021年5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東郊國賓館打造全產業鏈交流對接的平臺。自2014年起每年一屆的“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已歷經7年,7年來見證了新型顯示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顯示行業的標桿大會。作為一年一度兩岸共同舉辦的全球性綜合行業峰會,會議緊跟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趨勢,每年吸引了600余位國內外企業界、學術界領袖參會,上游材料設備企業、面板企業、終端應用企業圍繞全產業鏈建設、國產化配套等話題作了深入的探討。
本次高峰論壇將邀請新型顯示產業鏈的主要面板企業和上游原材料及設備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從科技與產業融合出發,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和卡脖子關鍵技術,共同聚焦新型顯示產業鏈的創新整合和完善,為兩岸乃至全球顯示行業技術、產業上下游對接和人才交流搭建合作平臺,促進顯示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推動新型顯示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創新與升級。
此外,本次論壇還特別設置了主論壇+三個專題論壇:TFTLCD及共性材料、OLED(含柔性、印刷工藝)及MicroLED材料、專用設備,專門為上游材料、設備企業和面板企業以及專家學者提供更為聚焦的探討機會。
顯示產業效益激增,市場發展迎來新格局
現階段的顯示領域,有著龐大產業和應用基礎的TFTLCD將會繼續保持其主流技術地位;AMOLED則會加速發展,在柔性和大尺寸上有所建樹;后起之秀MicroLED的量產技術逐漸有所突破,開始成為市場的新寵。眾多顯示技術的突破,讓顯示產業迎來新的生機,但由于產業鏈上游關鍵原材料和裝備尚主要依賴進口,使產業發展受到制約的短板卻愈發突顯。
尤其是在去年疫情爆發后,除了我國強有力的控制之外,其他國家目前基本還處于疫情影響之中,加上隔離的需要,不少企業的生產都受到了影響,交貨周期不斷延長。市面上產品供不應求,從而出現原材料價格猛漲的情況。
在新型顯示技術不斷發展的趨勢下,顯示產業效益也在不斷的增加,而我國又是疫情之后經濟復蘇最快的國家,能夠有效激活消費潛力,市場發展迎來新格局。
新型顯示技術的突破,應用場景得到更多拓展
前段時間,蘋果在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最新款iPadPro,并未使用傳統LCD屏幕,也沒有搭載OLED,而是用了mini-LED這一全新的技術,開始向新的領域挺進。在以蘋果為代表的企業助推下,新型的MiniLED顯示技術可謂是迎來了商用元年。
新型顯示技術的出現,市場也在逐漸的擴大,眾多國產品牌看準這一時機,積極鋪設顯示產線,探索顯示技術的下個階段,為未來發展做好鋪墊。除此之外,激光顯示、柔性顯示等技術也百花齊放,讓顯示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市場前景無限,但仍有諸多挑戰
iPhone面板的選擇,每年都吸引著諸多行業人士的目光。近日有消息傳出,國產面板們已無緣為iPhone13提供OLED面板,而三星則成為獨家供應iPhone13 Pro機型120Hz顯示屏的廠商。為何諸多優秀的國產廠商,仍會與蘋果的合作失之交臂呢?其實,這還與我國顯示行業使用的設備技術有關。
目前我國擁有諸多優秀的顯示廠商,顯示產業做的很大,但是使用的設備卻大多來自于國外,真正的核心技術并未掌握。因此,雖說顯示行業前景無限,但其實對于企業廠商而言,要想真正壯大我國的顯示產業,在使用設備上還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未來仍要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
隨著顯示技術的突破及國內市場的快速復蘇,在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下,我們擁有無限好的市場前景。當然,要想縮小與國際行業的差距,我們還需共商大計,不斷創新與迭代,才能真正反超成為顯示領域的領頭羊。
2021第八屆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即將于5月27日-29日在南京召開,屆時歡迎大家相聚南京,一起探索新型顯示技術的未來之路!
日程安排
會議亮點
1.三十位左右來自新型顯示產業鏈頂級演講嘉賓,讓您在最短時間里掌握2021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以及相應產業鏈建設的現狀;
2.TFTLCD及共性材料、OLED(含柔性、印刷工藝)及MicroLED材料、專用設備三場專題論壇,與會嘉賓與領軍企業一同深入探討新材料、新設備的發展趨勢、加強產業鏈合作;
3.深化材料設備企業與面板企業的合作交流,形成合作共贏的產業鏈發展平臺,并在前瞻性領域開發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