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無線射頻識別標簽時,除了要考慮頻率和距離的關系,同時還要考慮如下幾點: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頻點。目前市場上的RFID產品具有多種頻點,頻點的選擇應該考慮到地區、應用環節和性能要求。選擇標簽時,必須首先統籌考慮性能要求和當地允許使用的頻點。標簽的實際頻點由標簽的天線決定,和芯片的關系不大。
(2)讀/寫技術。"寫標簽"是指隨時改變存儲在標簽中數據的能力。由于業務操作、信息交換、行業標準和用戶需求等因素的隨時變化,RFID 系統應能充分適應這些變化。過去的只讀RFID標簽,其中的數據不允許改變。而在生豬飼養、屠宰環節中應采用能夠讀寫的標簽,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改變標簽中的數據,或者按照權限設置,更好地保護、鎖閉數據。
(3)識讀距離。標簽的識讀距離通常是個要考慮的重要指標。標簽的識讀距離與附著物的材質有關,搭配不當將會降低這一性能。不過并非所有的應用都需要較大的識讀距離,有時識讀距離過大對于系統應用反而有負面影響,因此一種標簽可以通過附著不同的材質表面來滿足不同應用的需要。寫標簽的有效距離通常為識讀距離的70%。
(4)標簽外形。識讀距離雖然被視為標簽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不過標簽的外形因素也不應該被忽視。經驗認為,尺寸大的標簽識讀距離也較大:然而大標簽卻不是對于任何場合都合適的。因此,必須在結合實際生產需要的基礎上進行標簽的外形尺寸和識讀距離性能的權衡。
(5)環境條件。在選擇了正確的標簽的情況下,在什么地方使用和如何使用標簽也會對使用效果產生影響。標簽周圍的材質會影響識讀的性能,其他環境因素諸如溫度、濕度等也會影響標簽的使用效果。不同系列標簽和芯片產品應能夠貼在各種材質上并在極其惡劣環境下使用。
(6)采用標準。為了適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標準在選擇標簽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世界各個RFID標準組織正在積極工作,并將不斷發展自己的產品來適應未來的各種標準要求,以保證它們與實際產品的匹配和兼容,保障用戶投資的長期效益。
在選擇RFID電子標簽時,要兼顧考慮頻段、識讀距離和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