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A轉換器
DAD AX32
位于哥本哈根的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在塑造未來的音響大師們時,再次把模擬領域推到了制高點。而為了保證模擬領域里每一個精細微妙的聲音差別都能夠被數字領域的設備完整捕捉,兩臺AX32單元承擔起了數模轉換的任務。
當我們第一次見到哥本哈根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副教授兼音響學習(Tonmeister Studies)的負責人Jesper Andersen時,是在他們學院的Ambisonics舞臺。該舞臺也使用了一臺帶有板載SPQ揚聲器處理器的AX32。
然而,當我們參觀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沉浸式Ambisonics房間,Jesper卻問我們是否有時間也去參觀一下他們的錄音棚——他們不久前對其進行了重大升級。顯而易見,我們絕對不會錯過參觀錄音棚的機會,而事實證明,我們即將開啟一個非常有趣、同時考慮到進幾十年來的技術發展也可稱之為很不尋常的一個篇章——一個關于頂級音頻制作環境刻意掉頭回歸模擬領域的故事。
精確數模轉換
聽到這里,似乎一切都很順利。然而當擁有模擬前端調音臺時,Jesper和他的團隊顯然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們希望確保在將模擬信號轉化到數字領域進行錄音和編輯時,任何聲音細節都不會丟失。
此外,那些模擬處理器不僅將被用于分軌錄音,也會被用于混音。因此錄音棚必須安裝集成的模擬跳線架,而此跳線架不僅需要在模擬端之間傳輸音頻信號,也需要最終將信號傳輸到數字端。
換句話說,錄音棚對于高質量的數模轉換方案有著極大的需求,而正是這樣的需求,使得兩臺AX32被安裝到了調音臺的推子和旋鈕之下。選擇這個特殊位置的原因很簡單:在教學樓中,許多位置都可能成為錄音活動的起始點,而錄音用的線纜就可能因此變得很長。所以,為了使進出跳線架的線纜和調音臺到數模轉換器的額外模擬線纜都盡可能地短,兩臺AX32就被安裝到了離調音臺最近的地方。它們將通過MADI連接,將數字音頻信號傳輸到機房中的計算機上。
此外,教員們還決定為兩個模擬擴展卡添加前置放大器使用許可,這樣一來AX32就可以提供16通道的超清晰錄音。在某些場合下,純粹的聲音透明度可能比某些(甚至是刻意營造的那些)通過設備所帶來的特定“模擬味道”更為重要,而這16個通道就能在這些場合里大顯身手。
深入模擬設備的世界
接下來,讓我們來仔細看看跳線架的設計。Jesper解釋說:“它的接線是完全開放式的,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斷開任何連接并將任何信號重新路由到任何目的地——這幾乎就像擁有另一臺模擬AX32一樣。因此,如果我們除去跳線架上的所有線纜,我們就將擁有一個帶有準備就緒的48通道錄音軌以及供演奏者使用的完整監聽和混音的系統,而無需任何額外的布線。”
在輸入方面,48個通道分為主調音臺上的16個通道、16個通過外加的模擬機架設備的通道和AX32上的16個模擬輸入通道(配有已激活使用許可的可選麥克風前置放大器)。跳線架經過了標準化的設置,使其輸入通道1接入DAW中的第一個通道,然后也返回到調音臺的第一個推子上。
在輸出端,錄音棚共有40個通道,其中前16個通道送回到調音臺上的16個推子上。而這之后的16個通道被用于耳機監聽系統,最后8通道用于各種立體聲揚聲器組的監聽。
品嘗微妙的聲音差別
Jesper認真地強調說:“經過改造的錄音棚里的一切聽起來都棒極了——但其形式并不相同。比如,他提到用來拾取鋼琴聲的某只高檔的麥克風可能聽起來很棒,但這可以是取決于我們是對它使用了控制臺、前置放大器。然而這只是一軌或者兩軌的情況。一旦開始一層層地疊加音軌,模擬域帶來的細微差別就會堆積起來并呈現到作品的整體聲音效果中。”
換句話說,那些學習音響的學生們不僅僅需要學習怎么識別和描述那些單個實例里細微的聲音差別(就像品酒一樣),也需要去熟悉所有這些不同的細微差別如何組合在一起,并影響最終的成品。
也許通過調音臺通道來錄制原聲吉他的DPA鉛筆式麥克風與通過使用了DAD麥克風前置放大器來錄制長笛的帶狀麥克風恰好能完美地契合,但正如Jesper再次澄清地那樣,這只是幾個音軌。某些音樂工程可能會最終同時使用到所有全部48個音軌,又或是當某個學生制作流行音樂作品時,會有數百層的音軌疊加。因此,從開始錄制第一個音軌的那一刻就意識到這些微妙的聲音差別,是學生需要培養的基本技能。
增益、增益、增益
這聽起來也許有些讓人驚訝,但Jesper和他的音響學生們逐漸建立起了對使用帶狀麥克風來進行古典音樂錄音的真正品位。Jesper承認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認為帶狀麥克風自帶的高度聲音染色會破壞古典音樂,而往往只在爵士和流行音樂中使用它們。
但Jesper分享說:“當在錄制經典的弦樂四重奏時,如果將兩只克風架設到恰到好的位置上,它們將帶給你無與倫比的聽感。當然這些麥克風確實需要大量的增益來獲得令人瞠目結舌的聲音效果,不過使用DAD前置放大器就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放大器提供了大量的增益,同時又幾乎沒有引入任何噪音,他們完全是透明的,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帶狀麥克風為作品帶來了飽滿的聲音風味。在我看來,它們就是絕配。”
總結
“我最喜歡的一種錄制交響樂的方法是簡單地將一對立體聲DPA d:dicate™ 4006全指向話筒架設到靠近指揮位置的黃金拾音點,然后直接將信號接入DAD前置放大器,這種拾音方法能夠直截了當地帶來讓人驚嘆的效果。” Jesper說。
是的,驚人的拾音效果以及對于精致的模擬聲音味道的保存——當我們的設備被用于這樣的環境里及致力于達到這樣的目的時,我們怎能不感到歡喜。所以,非常感謝Jesper抽出額外的時間向我們展示美味的Tonmeister錄音棚!
公司介紹
傳新科技有限公司(DMT)于1990年在香港創立,是一家音視頻領域系統集成、技術咨詢、產品開發、專業產品銷售的高新技術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傳新科技時至今日在行業內已頗具影響力。公司匯聚了世界上最優秀的音視頻專業產品,憑借頂尖專業產品以及雄厚的技術實力,創下專業行業的多項第一。
第一個大型數字直播系統
第一個大型Dolby數字5.1錄音系統
第一個大型光纖數字網絡后期制作系統
第一個DVD母版制作系統
第一個網上直播系統
第一個數字電影制作網
第一套Dolby Atmos全景聲電影混錄系統
第一套基于AES67標準的網絡數字化傳輸分配系統。
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廣播電視領域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音樂錄音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影視前期/后期制作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公共擴聲和會議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多媒體和互聯網領域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公司秉承一貫的“傳承經典,創新未來”的宗旨,為廣大專業用戶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并創下行業的多個第一。公司已經擁有像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江蘇廣播電視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中影數字制作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香港無線電視臺、香港新城電臺、香港興明亞洲工程等眾多極具代表性的專業客戶,同時與眾多行業伙伴結成戰略合作伙伴。
未來,DMT將繼續努力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工藝介紹到國內來,并真誠地與國內廣大專業用戶合作,共贏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