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隨著數字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零售行業也進入智慧零售新時代,更高效率的線上和線下交易流程、更智能的科技與解決方案,對零售企業而言,數字商業已成為未來增長,并且面對不確定環境的標配能力之一。
應對疫情大考,零售企業要想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是必然之舉。數字化在降本增效方面的獨特優勢,逐漸被零售企業重視、引入、施行,正在助力零售企業迎來“第二增長曲線”。
近期又有哪些數字化轉型的零售案例?快隨小智一同了解吧!
01
# 私域流量 # 驅動新方式
“五五購物節” X “愛購上海”
第三屆“五五購物節”由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同主辦,聚焦“引領時尚 定義潮流”,統籌“國際消費季”“全球首發季”“全城打折季”
支付寶今年首次推出的“五五購物節”會場頁面上,呈現了上海豐富多彩的商圈生態,南京路步行街、百聯這些老牌商業主體攜手支付寶等技術企業,正不斷嘗試破局,探索打造數字商圈標桿。
南京路步行街通過支付寶小程序發放“聚惠南京路,嗨購步行街”主題消費券,讓“發券”這個本來只能“誰發誰用”的功能,變成了商圈聯動、“我發大家一起用”全業態營銷能力,為步行街這一泛商圈業態帶來新的營銷增長點;
南京路上“老長青”新雅粵菜館“加碼”周年福利,門店3天銷售額同比上升接近100%,生意火爆“延期關門”。
“五五購物節”不僅是消費場,也是商家數字化探索的試驗場,支付寶提供的數字化工具和開放生態,正成為上海商業探索數字化的服務平臺。推動更多的消費場景與數字技術對接,讓更多的消費體驗通過數字化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8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上海將分三輪發放“愛購上海”電子消費券。充分發揮電子商務數字賦能和創新驅動作用,聯合線下企業推出大力度促銷活動。
電子消費券成數字商圈驅動消費新方式,支付寶搭建線上主會場,平臺聯動出行、餐飲、零售、商圈、銀行等主體出資發放消費券,通過支付寶生活號、首頁會場等渠道,利用平臺公域流量幫商家私域運營提效。
02
# 數智化門店 # 優化購物體驗
羅森首家無感支付門店正式營運
作為便利店巨頭,羅森不僅在經營、規模等多個維度領先行業,也在創新之路上一路狂奔,不斷為行業指引新的發展方向。
在便利店數智化探索的道路上,羅森曾早早落地自助結算方案,簡化結算流程、提供24小時服務。
羅森無感支付門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無人值守”的概念,通過刷臉/掃碼進店、無需排隊自動結算的方式,讓消費者快速、便利地選購商品。為消費者們提供“即拿即走,無感支付”的極簡購物體驗,打造極具科技感、未來感的潮流生活。
晚間時段從有人改為無人,在沿用手機掃碼購、自助收銀機的同時,通過增加掃碼入店、監控防損等設施,驗證自動化系統的可行性。
區別于以往的無人零售,羅森無感支付門店融合了AI智能系統,將在賦能實體零售轉型升級的路上行穩致遠。
03
# 即時零售 # 引爆渠道增量
迪卡儂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
商務部在日前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及“即時零售”,并肯定了即時零售作為新零售業態代表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中發揮的作用。
所謂即時零售,是指消費者在線上交易平臺下單,線下實體零售商接單,并通過第三方或自有物流配送運力提供商品與服務的上門送達服務,送達時效一般控制在30~60分鐘之內。
全球知名綜合體育用品集團迪卡儂與京東到家、京東運動宣布進一步加深合作,三方將攜手推動運動體育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共創體育運動品牌全渠道增長新模式。
為廣大運動健身愛好者提供“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小時級送達”的即時零售服務。
在全渠道營銷方面,通過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數字化技術和產品能力,迪卡儂全面打通線上線下,擴大實體門店服務范圍、實現雙渠道引流,獲得線上線下全渠道新增量。
在數字化能力方面,基于京東到家自主研發的海博系統的商品管理、會員運營、營銷活動、履約優化和全渠道數字看板能力,在迪卡儂已有數字系統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平臺和品牌線下門店進銷存系統的商品、價格、庫存和訂單數據,確保線上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和高效地更新,提升了銷售的快速有效增長。
10月11日至10月13日期間,迪卡儂在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和京東運動同步推出慶開業滿減優惠促銷活動,為期3天的活動里,迪卡儂日均銷售額環比增長6.3倍。
相比于傳統電商,即時零售通過為實體零售創造市場增量以及充分賦能,構造出了線下與線上相互包容、互為協同與彼此促進的正向循環,并最終培養出市場主體之間1+1>2的效能,并滿足突發性與應激性消費需求,立足于本地市場的微循環,可以將即時零售看成是中國電商行業的又一次升級,或者是中國零售業態又一次富有價值意義的創新。
《易經》有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VUCA時代,隨著市場不確定性和易變性的增強,實體零售數字化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伴隨著政策扶持和新技術的推廣,實體零售亟需主動擁抱數字化技術,以數據作為底層支撐,重構人、貨、場三者之間的競爭壁壘,變革組織能力以實現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