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公共信息顯示(PID)分會承辦的“商用顯示智慧應用主題論壇”于2022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期間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
雷曼光電、光峰科技、新線科技Newline、海信商顯、AOC &飛利浦、視源股份、京東方、華南師范大學等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上下游和商用顯示的領軍企業等圍繞Mini/MicroLED、電子紙、激光投影、智慧辦公、電競顯示器、物聯網商用顯示新型技術和典型場景的發展,做了主題分享和熱烈討論。
RUNTO的COO王育紅女士受邀出席會議并做主題為《立足顯示產業供應鏈中心,中國商用顯示產業發展步入新周期》的演講,向線上線下的觀眾們分享了顯示行業在豐富的智慧場景下的應用及發展。以下是部分精彩內容的采集。
中國成為全球顯示產業供應鏈中心
標志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基地,顯示硬件生產數量全球占比高。以主要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平板等產品為例,其生產份額絕大多數在中國。同時,我國擁有超龐大的電子類工程師儲備,在精密顯示產品的制造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具備一定的相對優勢。
標志二,2022年主要顯示面板的生產總值預計將占到全球的43%,再創新記錄;超過韓系廠商市場份額約10%;從出貨面積來看,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的產能規模已經登頂全球,并且連續3年保持領先。
標志三,中國市場對顯示產品的消費能力穩定。主要產品的擁有量和需求量都保持在較高水平。供應鏈端有產能,有優勢供給,市場端也有一定能力消化。
標志四,顯示行業正在形成C+B端的市場生態,進一步促成了顯示行業相對平衡的發展模式。根據RUNTO數據,2021年,中國典型商用顯示產品的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1200億元。
全球典型商用顯示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與中國基本一致。近兩年全球欠發達國家開始積極布局城市規劃、教育信息化,在海外市場帶動一系列商用顯示產品的需求。其中,以數字標牌、自助設備、泛娛樂等產品的需求增速最快。預計2022年,全球商用顯示產品市場規模將接近4800億元。
多元顯示技術驅動多樣的商用顯示產品落地智慧場景
多元化的新型顯示技術開始應用于商用顯示行業,落地速度顯著加快,而商用顯示的迅速發展進一步反推多元化顯示技術的成熟,市場規模不斷推高。
2022年,OLED顯示面板的全球市場規模約420億美元。電子紙全產業鏈的整體市場規模接近250億美元。
激光顯示,作為國家新型顯示布局的主要技術之一,由國內品牌海信、光峰、長虹、極米等知名企業積極帶動布局發展。2022年,全球激光投影的市場規模已達21億美元。在中國市場,2016到2022年,激光投影的出貨量復合增長率高達30%。(關注微信,即將發布第三季度激光投影報告。)
近些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已成為全球顯示產業的創新高地。豐富的產品形態有效多項組合,促進多樣性的顯示終端產品落地智慧場景,推動商用顯示進入新一輪的發展周期。
技術、產品、場景三要素;商顯行業逐漸步入新周期
技術匹配產品,產品匹配場景,在這樣的產業鏈共識下,商用顯示行業逐漸步入新周期。新周期的顯著特點,即是顯示終端需要不斷向智慧化升級。
當下熱門的智慧場景在2021年開始都出現了一些下滑,除了疫情之外,存在一個明顯的原因:產品只是產品,應用只是應用。也就是說,產品距離充分發揮價值仍有提升空間。但是智慧場景的需求,已經是箭在弦上,市場的需求無法阻擋,那么對于傳統行業的破圈思考就變得十分重要。
智慧教育:多媒體教室的分布和智慧化情況較高,雖極大的提升了課堂科技屬性,但開機率偏低的情況限制了智慧教育場景的進一步發展。未來,軟硬件結合,兼顧師生需求,提供更護眼、更健康、更具創造性的產品將成為趨勢。
智慧辦公:疫情推動了混合辦公市場的快速發展,在典型辦公類顯示產品中,以投影儀和商用電視產品占比較多。但從長遠來看,交互平板的市場增長最為穩定。中國企業以中小微占比居多,企業對于智慧辦公帶來的效率提升短期無法量化。所以,智慧辦公市場的開發,后期需要重視租賃市場或者共享會議空間的建設。
智慧交通:通過建立大數據模型,相關顯示產品的需求得到釋放,帶動了大屏幕墻、監控大屏、工控顯示、自助交互設備等產品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標牌,做為商顯典型產品,近兩年在交通行業占比逐年升高,占比接近52%。未來智慧交通信息聯網,監控和拼接產品將迎來更快速的發展。當然,技術相對容易的,利潤較好的以自助服務設備等產品為例。
智慧安防:安防市場目前以人臉識別,視頻監控等設備為主,監控類產品占比接近50%。結合前面的智慧交通,背后可以是商顯安防類顯示產品的組合拳。企業間可以加強合作,深度挖掘行業痛點。
智慧社區:這個場景可以布設的產品非常豐富,居民生活保障的充值自助,醫藥自助等。在未來,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決定了建設更智慧化的社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以社區為單位,顯示產品需要多項排列組合,做整體解決方案。
智慧零售:隨著物聯網的密度越來越高,零售行業企業運用大數據可以更精確的完成用戶特性描畫,匹配社群特征,優化商品配置,為零售品牌提供動態定價依據等。
在報告的最后,王育紅女士展示了RUNTO獨家繪制的典型商顯品類的產業生態圖譜,希望可以幫助商用顯示企業,為找到各自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些基本的索引方式。(有需要的產業人,可以點擊下方聯系方式積極索取。)
事實上,無論是應用層、生產層、支撐層還是技術層,不同的層級都承擔著行業發展的不同使命,猶如人的軀體和骨骼,支撐起行業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