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配屏幕、亮度用尼特才可以叫激光電視。
4月1日,由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標準正式實施。
據悉,該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海信、光峰、長虹、小米等25家單位共同起草。
根據標準規定,激光電視顯示設備( laser TV display equipment)是指,采用激光投影顯示技術,配備專用投影幕,可顯示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顯示設備。
標準同時明確了激光電視的亮度單位為尼特,而非流明。
配備屏幕、“亮度”使用尼特表達,直接關系到激光電視的畫面效果,也成為“激光電視”和“投影”的兩個顯著區別。
“市面上也有一些打著激光電視旗號,卻用投影標準做激光電視的廠商,最終讓消費者權益受損。隨著激光電視首個行業標準正式實施,那些魚目混珠、用戶體驗不佳的產品,也將會從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唯此產業才能興隆、行業才能發展。”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秘書長鐘強表示。
激光顯示是我國彩電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方向,也是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技術創新和引領的電視品類,位列科技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2014年以來,在海信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方面做到了全球領先;在專利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激光電視也成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大屏護眼的換代產品。“據平臺測算,在百度、小紅書、知乎等平臺,‘激光電視’關鍵詞的主動搜索量同比均增長了120%以上。”3月25日,海信激光顯示公司副總經理王偉在海信激光電視L5G新品發布會上,分享了最新的激光電視消費趨勢。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15年—2021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5.8%。隨著三星、索尼、LG,以及愛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的不斷加入,激光顯示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
海信始終堅持"誠實、正直、務實、向上"的核心價值觀和"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 持續健康發展。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和海信家電兩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已形成了以數字多媒體技術、 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綠色節能制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光通訊技術、醫療電子技術、 激光顯示技術為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