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微軟2022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公司CEO薩提亞著重講述了微軟公司在工業元宇宙方面的探索與進展,秀肌肉意味明顯。
薩提亞詳細介紹了微軟工業元宇宙平臺,如何服務世界著名機器人公司川崎重工及其他行業知名企業。
川崎重工利用微軟平臺創造了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將分散在多地的人員、設備實現互聯互通,員工佩戴微軟HoloLens設備巡查生產車間,實時查看生產數據。當檢測出現故障,員工可利用HoloLens實時聯系遠在異地的專家,尋求解決方案,遠程專家可實時指導員工進行故障修復,提升了工廠維護效率。
除川崎重工外,全球著名的釀酒商百威英博利用微軟的工業元宇宙技術,追蹤一瓶百威啤酒從麥子收割、生產釀造到啤酒分銷的每一階段的數據;全球著名生物制藥商諾和諾德正在利用混合現實(MR)來優化其藥品生產;英國瑪莎百貨正在使用商店結算系統生成的數據來實時跟蹤商店績效和用戶體驗。
“元宇宙”這三個字在中文語境中很有想象空間,被作為瓶頸時期的新故事載體,于是各種弄潮兒加入進來,將很多本應歸屬于Web3.0體系的概念思想雜糅其中,導致邊界模糊不清,既混淆視聽又令從業者不堪重負。但在國外,元宇宙與Web3.0界限定位清晰,微軟、Meta、英偉達等巨頭們,似乎都很篤定地在自己選定的方向上開展落地實踐。
由此,我非常欣賞IEEE候任主席袁昱博士去除Web3.0的干擾,將元宇宙定義為 “一種由人為構建的世界所引發的體驗“。這種基于數字化技術人為構建的世界,包括三種形態:1)VR,一種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虛擬世界;2)AR/MR,一種在現實世界上疊加擴展信息而形成的虛擬世界;3)DT,即數字孿生,一種與現實世界實時鏡像的虛擬世界。
而工業元宇宙,可以簡單被理解為“數字孿生”,是微軟等國際軟件巨頭們近期最關注的領域。我在若干年前即已選擇了這條賽道,也將一直做下去,因為這個領域有太多事情可做、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