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市場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企業競爭壓力因疫情影響愈加明顯。之前主要做C端用戶的企業也開始加入到商用顯示競爭中,商顯市場的搶奪戰愈加激烈。其實不難看出,從2020年疫情爆發的初期,商顯市場就迎來了一個市場給予的契機,遠程會議、遠程辦公協作等數字化需求讓垂直商顯市場瞬間“熱了起來”。市場的外部競爭加大,讓商顯企業都開始“內卷”,基于5G、AI、元宇宙等新科技的發展,商顯企業也不再拘泥與過去的單向需求,不斷優化升級迭代自身產品,打造全行業的解決方案。
萬億級市場,頭部企業紛紛入場
商顯領域在外行人眼里就是單純的顯示行業,跟我們家里的電視是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的,這個是有很深刻的行業誤解的,2019年-2021年,彩電市場規模連續三年萎縮,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商顯市場則恰恰相反,這三年來一直處于長期穩定增長軌道,市場規模比十年前增長數倍,達到萬億級別的規模。所以不難看出,例如創維、TCL等家用顯示頭部企業都開始深耕B端市場,在智慧辦公、智慧教育、智能顯示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布局,推動整個行業開始大跨步發展,傳統的商顯企業如果還只是走老路子,終將被市場淘汰。令人欣喜的是,不管是剛入局的頭部企業,還是傳統的商顯企業,始終都是著眼于產品的更新迭代。不管是畫質、光學、LED芯片、4K技術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甚至出現了定義行業首款“高管屏”。中國的商用顯示雖然起步晚,核心技術的研發成本不吝投入,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市場氛圍。
據業內人士分析,商顯的未來是圍繞“智慧”展開的,隨著城市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打造智能化、人性化、標準化的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在智慧辦公層面來說,隨著遠程辦公的常態化,為企業打造多場景全互動的辦公需求,提升用戶的辦公體驗成為未來商顯領域思考的重點,僅僅靠提升畫質畫面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前提是讓辦公生活更加智能,是需要滿足多方面的辦公協作,才可以抓住用戶的痛點。
在智慧教育層面來說,數字化校園已經在全國鋪陳開來,從學生到老師、從班級到校園,從電子班牌到智慧黑板、操作LED大屏,這些都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化智能化升級,可以說正是一塊塊智慧的顯示屏組成數字化校園生活,將這些大屏智慧通過后臺系統智慧進行管理操作,完成了從端口到后臺的全場景運用,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生態-軟件+硬件+生態+服務的新興數字化校園管理模式。不再是某一個屏的單一解決方案了。
不難看出,未來的商顯領域不在只是局限在“畫面”上爭奇斗艷,打造的是綜合的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是真正的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從軟件、系統、服務來加深用戶與企業的粘合度。在當今的行業環境下,切實的幫助客戶解決從1到100的需求才是可以立足于商業市場,只有差異化的服務才可以在同質化產品中獲得絕對的市場競爭力,完成企業的品牌升級。
下一代互聯網革命已經開啟,商顯企業應該抓住風口,將產品更新迭代進一步的優化升級,利用5G傳輸、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術,創造更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