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測環節簡介:最早開始國產化進程,產業鏈遷移推動大陸OSAT廠商快速發展
集成電路封測包含了封裝和測試兩部分內容,其中封裝是指將芯片在基板上布局、固定及連接,并用絕緣介質封裝形成電子產品的過程,目的是保護芯片免受損傷,保證芯片的散熱性能,以及實現電信號的傳輸。測試則包括進入封裝前的晶圓測試以及封裝完成后的成品測試。封測處于芯片產業鏈的中下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相對于Fabless和Foundry環節,封測環節的技術與資金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往往成為芯片本土化生產的開端。中國大陸同樣如此,大陸的Fabless廠商,如Eswin成立于2016年,Chipone成立于2008年,Foundry廠商如SMIC成立于2000年,Nexchip成立于2015年。大陸的OSAT廠商如頎中成立于2004年,新匯成成立于2015年,通富微電成立于1997年。經過20多年的技術積累與市場開拓,大陸OSAT廠商已經積累了較強的競爭力,受到顯示產業鏈向大陸遷移的影響,DDIC生產本土化成為大陸OSAT廠商快速發展的重要機會。
DDIC封測市場格局概述:臺系雙寡頭主導,大陸廠商快速崛起
圖一:全球及中國DDIC領域OSAT廠商市場份額分布
數據來源:DISCIEN
如上圖所示,在顯示產業鏈不斷轉移的過程中,全球封測代工產能集中在中國,其中臺灣地區占據總代工產能的71.9%,大陸地區占據總產能的26.7%,Others地區產能占比達到1.3%。韓國企業如LB-Lusem、Steco等因IDM的生產模式,故不在統計范圍內。
臺灣地區顯示產業發展較早,封測環節已經完成了行業整合,目前形成了以頎邦科技和南茂科技為主的雙寡頭競爭格局。雖然顯示產業近年才開始向大陸地區遷移,但芯片封測環節的本土化生產開始較早,并進而積累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受產業鏈遷移、市場繁榮與大陸地區對芯片產業扶持力度加大的影響,大陸OSAT廠商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DDIC領域的OSAT廠商市場份額合計已經達到了26.7%。其中,作為中堅力量的頎中科技與新匯成微電子的產能占比分別為15.2%和7.2%。
二、封測市場重點企業與國產化進程:封測技術成熟,頎中&新匯成快速增長
按照制造業的一般特點,需要先實現生產技術的突破與更新,再規劃產能的擴張。但由于DDIC屬于成熟制程段內,大陸OSAT廠商技術積累基本滿足需要,部分可達到領先水平。因此,技術水平差異更多地體現在產品良率方面。
關于產能,DISCIEN根據CP測試成為制約封測產能的特點,統計大陸OSAT廠商CP測試產能作為評價封測環節國產化的標準。
1.頎中科技:產能保持穩定增長,與大陸Fabless廠商合作日益加深
圖二:頎中科技產品結構及DDIC業務客戶結構
數據來源:頎中科技招股書
技術方面:目前而言,在封測環節的三大主要生產流程:凸塊制造、CP測試與后端封裝中,DDIC產品封測領域內,頎中能夠實現全流程與主要封裝方式的全覆蓋。產品良率能夠達到業內一流水平,LCD DDIC的良率能夠達到99%,OLED DDIC的良率能夠達到95%。
產能方面:CP測試環節:截至21年底,頎中的產線上共有300臺CP測試設備,額定產能達到163.04萬小時/年。受測試設備新增數量有限的影響,22年底預計測試設備達到310臺,設計產能增幅較小,僅為3.3%。考慮到當前頎中測試設備單臺月均工時僅為450h/M,相較于極限狀態的600h/M,頎中還可提高三分之一的測試產能。
后端封裝環節:根據截至21年底,頎中的DDIC業務COG、COF與COP封裝產能合計達到16.45億顆/年,其中COG&COP合計為:9.04億顆/年,COF達7.41億顆/年。預計22年底,頎中的COG&COP產能合計達到0.78億顆/月,COP產能合計達到0.69億顆/月。增幅分別為11.8%和15.4%。
客戶結構方面:據公開資料顯示,近3年,頎中的銷售結構中,境內客戶的占比持續快速增長,19-21年的比例分別為13.51%、16.17%與33.15%,增長接近150%。另外,大陸Fabless廠商Chipone和Eswin已經進入頎中21年TOP5的客戶名單中。DISCIEN認為加強與大陸Fabless廠商的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業下行周期為其帶來的負面沖擊。
2.新匯成微電子:產能保持穩定增長,加快推動COP封裝業務突破
圖三:新匯成微電子產品結構及DDIC業務客戶結構
數據來源:新匯成招股書
技術方面:新匯成目前能夠實現凸塊制造、CP測試與后端封裝三大流程的全覆蓋,同時能夠實現COG與COF封裝。據DISCIEN了解,目前新匯成在積極突破OLED DDIC的COP封裝業務。目前其LCD DDIC封裝的良率接近99%。
產能方面:CP測試環節:截至21年底,頎中的產線上共有156臺CP測試設備,額定產能達到108.5萬小時/年。受測試設備新增數量有限的影響,22年底預計測試設備達到166臺,產能增幅為6.4%。
截至21年底,新匯成的后端封裝產能達到12.6億顆/年,其中,COG產能為6.8億顆/年,COF產能為2.9億顆/年。未來兩年,新匯成將保持高速的產能增速。截至23年底,新匯成的DDIC封裝產能將達到1.57億顆/月,基本實現封裝產能翻倍。
客戶結構方面:相較于頎中快速增長的境內客戶占比,新匯成的客戶結構較為穩定。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1年底,境內客戶的占比為24.48%,主要分布于華東和華南地區,占比分別為15.52%和8.44%;境外客戶則以臺灣地區為主,占比達到68.81%。
三、總結
1.未來兩年大陸DDIC領域的OSAT廠商頎中&新匯成將保持積極的擴產節奏,二者的測試產能將保持當前速度穩定增長,截至23年底,封裝產能預計將分別達到2.08億顆/月和1.57億顆/月。
2.頎中&新匯成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進行擴產,避免了自建產線帶來的現金支出及后續債務償還的壓力,能夠有效緩解產業下行周期給企業運營帶來的不利影響。DISCIEN認為,截至2023年底,DDIC封測緩解的國產化程度將有望達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