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教育市場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國由于疫情反復及嚴格封控政策的影響,雖盡量保持面對面教學,但不得不在封控期間同時采取混合教學的模式。據DISCIEN《2022年度全球IFPD教育市場研究報告》,2022全年中國IFPD教育整體市場出貨近99萬臺(YoY -17%)。雖然IFPD教育市場由于疫情原因部分項目延遲或取消,且主力市場義務教育階段接近飽和,新增需求減少,下滑幅度較大,但是教育錄播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據DISCIEN《2022年度教育錄播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錄播主機出貨為113K,同比增長33%,銷額近34億,同比增長12.3%。從出貨量占比來看以常態化錄播產品為主流,達到73%。疫情背景下,常態化錄播場景增加,占比逐年增高。錄播市場解決方案不僅僅是錄播主機,吊麥、攝像頭等音視頻產品也是錄播整體解決方案的必選項,是未來錄播市場高速增長的新品類之一。錄播市場硬件產品生態(錄播主機結合錄播音視頻產品、終端等)和軟件生態(云平臺及軟件)共同構建全天候教育信息化部署,將拉動錄播整體市場的快速增長。接下來將詳細解析教育錄播市場的四大趨勢:
趨勢一:混合式教育模式成為常態化趨勢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變化因素,混合式教育模式將成為一種新常態。在2020-2022期間,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保證了學生快速恢復到學校上學,保證了學生盡可能持續的面對面教學,同時也采取了混合教學模式。中國K12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家庭端則需要設備實現遠端接收,合適的學生個人終端設備成為居家上課的需求,以便及時接受遠程視頻,支持同步在線觀看或課后回看;學校端則需要解決聽得清、看得到、隨時觀看的問題,在授課時交互大屏需要結合拾音器、攝像頭、錄播主機等方案來補足。高職教的混合式教學和義務教育被迫混合式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高職教育提倡技術與教學教育融合,混合式教學成為高等教育教學的新常態。總結來看,不管是義務教育還是高職教育,混合式教育的重點是能夠實現家校互聯,音頻、視頻、屏幕共享、板書共享等,除了錄播主機,配套的錄播音視頻產品也將是高增長的市場。
趨勢二:教育錄播市場打造生態,助力教育信息化和數字化
1. 錄播市場生態打造:
通過錄播硬件產品從主機、音視頻設備,云平臺以及IFPD、個人終端、電子班牌等終端打造教育錄播市場的整體生態,不僅能夠打破教育資源的隔閡,還能做到輔助決策、信息共享、資源交流的目的。通過互聯黑板及各類終端設備,記錄和保存教師板書、課件、音視頻圖像、備課記錄、學生考試成績、電子教材、學生作業情況以及學生考勤統計等;同時通過錄播主機及音視頻設備,獲取教師講課全景或特寫音視頻圖像、教師課件、PPT等來獲取課堂的數據收集和錄制,部署的云平臺可以存儲課堂資源及數據,也可以對學生和教師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錄播的資料可以實現實時播放遠程教學畫面,供管理者來分析老師和學生的數據及教學和學習狀況。
Data Source:DISCIEN
2.錄播主機和音視頻產品高速增長
錄播主機:錄播主機通常是集點播、智能導播、教學互動、直播、存儲、回放等功能于一體的嵌入式設備,內置操作系統,系統集成錄播系統、音頻處理、編解碼技術于一體;支持本地導播功能,接上鼠標、鍵盤與顯示器可實現無延時本地導播;支持攝像機預置位設置與云臺控制,以及支持USB、HDMI等多接口接入。“三個課堂”教育政策發布后,錄播產品興起,疊加疫情居家學習影響,加速錄播產品高成長。根據DISCIEN數據預測隨著疫情開放后經濟復蘇、積壓延遲項目釋放,貼息貸款需求等因素,錄播主機市場未來兩年出貨將維持超過30%以上的高增長。
錄播音視頻設備:由于中國的教室空間較大,交互大屏本身具有的拾音距離難以支撐,錄播的效果較差,錄播主機結合耳麥、吊麥、陣列麥或電容麥等音頻產品以及PTZ高清跟蹤云臺攝像頭,拾取教師、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以及錄制高清的圖像。要想構建課堂互動教學、常態化錄課、課堂直播的智慧化課堂,除了錄播主機,音視頻解決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搭配攝像頭和拾音麥克風進行聲音和圖像的信息采集、接收,通過錄播主機進行處理和整合,最后在遠程終端上接收和展示。目前教育市場的拾音設備主要分為耳麥、吊麥、天花板陣列麥或電容麥等,其中錄播常用的音頻方案為拾音吊麥,主要的品牌像希沃、舒爾等,隨著教育音視頻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不同類型的品牌(包含視頻會議、屏廠、安防、AI、傳統音頻、攝像頭廠商等)進入市場,即將推出新品,比如耳目達、海康、思必馳、因科美、生華視通等。錄播常用的視頻方案為跟蹤云臺攝像頭,除了主流的外設和攝像頭廠商羅技、海康、華為、億聯等,還有頭部的攝像頭代工廠商明日、維海德、晨安,這三家在教育市場的攝像頭營收占比都比較高。DISCIEN迪顯咨詢預測搭配錄播主機的拾音吊麥、跟蹤AI攝像頭等音視頻產品和錄播主機一樣,在未來五年仍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為教學提供多媒體信息記錄與傳播,優化資源配置、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趨勢三:教育信息化建設日益完善,數字化賦能
建設現狀:網絡建設:教育信息化網絡建設現階段已經基本普及到各個地區,支撐基本的教育信息化。終端布局:從終端普及情況來看,IFPD等以班級為單位的產品普及已過半,處于快速普及的過程。云平臺建設:在部分地區以初步建成,且在“雙減”及疫情的背景下,國家級義務教育及高中階段云平臺建設上線使用。
未來趨勢:網絡建設:未來教育信息化網絡建設將與5G結合,建設教育專網,實現在邊遠貧困地區的“校校通”到“班班通”。終端布局:從國家在積極建設云平臺充實優質教育資源的大背景下,錄播產品也將在近幾年快速普及,后續云平臺與錄播普及之后將會進入普及個人終端設備的階段。云平臺建設:下一階段將在更多的資源欠發達地區普及地方云平臺,縮小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差距,實現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應用服務。
Data Source:DISCIEN
趨勢四政策:兩會提出教育縮短城鄉差距,錄播是“優質均衡”的重點方向
政策:2023年1月《2023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義務教育突出“優質均衡”。3月份召開的《2023全國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兩會重點提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短城鄉差距,錄播產品是符合該要求下的重點方向。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落實和開展則離不開信息化手段和設備的支撐,包括大屏顯示設備、學習終端、錄播設備、網絡連接、云平臺及軟件、傳輸設備等,其中錄播主機和吊麥,攝像頭等音視頻產品則成為推動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剛需產品,錄播音視頻市場呈現高速強勁增長態勢。
總結:經歷了2022年反反復復的封控,教育行業將迎來市場拐點的契機即數字化轉型及應用落地,今年教育市場的四大趨勢,常態化的混合式教育模式、高增長的錄播主機和音視頻生態市場打造、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日益完善、以及兩會提出的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的距政策加持,都將拉動教育錄播主機和錄播音視頻市場的高速增長。教育市場錄播主機廠商比如希沃、奧威亞、文香等、音視頻方案供應商比如維海德、羅技、因科美等將齊聚南昌,展示在錄播及錄播配套音視頻的整體解決方案,值得感興趣的教育人關注。開幕在即, DISCIEN資深分析師們也即將啟程,期待與大家共同探討錄播市場的未來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