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文旅部發布消息稱,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
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P
art 01.
Spring
火熱”文旅消費
見證中國經濟活力韌勁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
今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促進年”,全國各地紛紛拿出“真金白銀”促消費,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突出重點品類、節慶時令等;
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
“人從眾”的景點,是中國消費迸發活力的生動表現。
假期消費市場火熱,彰顯中國經濟韌性。
消費市場“春潮涌動”迸發活力。熱鬧的消費市場,不僅聚集了濃濃的煙火氣,也映射出城市發展的活力。
清明正值春日盛景,不僅是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時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假期,全國景區開啟“人從眾”模式,共享春日好時光。
大江南北,春色怡人。人們領略大好河山,賞春光、品民俗,感受傳統文化。
“假日經濟”集中釋放了消費需求,呈現出新的消費亮點。
旅客對目的地的選擇呈現多元化趨勢,追求獨特且具有辨識度的產品或場景,周邊游唱主角,小城游“出圈”。
假期出游
P
art 02.
Spring
“文旅融合”新業態
開拓文旅消費新賽道
文化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消費者對文旅消費的新期待是白天游景區,晚上看演出、逛夜市。
最近,“特種兵式旅游”成為熱詞,走的多,看得更多,深受年輕人喜愛。
大唐不夜城,清明上河園等唐宋主題文旅更是受消費者追捧。
今年春晚,長安分會場的古詩詞與唐宋文化可謂是美不勝收,更加吸引了大批游客來到實地一探究竟。
春節期間,西安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94%,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94%,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430%。
文旅產業融合成功的關鍵是把握了當前階段“文化”、“旅游”兩大重點市場元素。
中華文化近年來得到廣泛推廣,文化的深度與內涵得到廣泛認同。
與此同時,各地結合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寓“文”于“旅”,過程自然、效果顯然、成績斐然,無疑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生動實踐。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宏偉愿景正逐漸實現。
P
art 03.
Spring
沉浸式夜游
成為景區“突圍”新戰略
文旅“搭臺”,經濟“唱戲”。夜經濟的繁榮,可以喚醒城市“八小時外”的新活力,正成為廣大旅游城市競相爭搶的新賽道。
沉浸式作為近年來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受到大眾喜愛的同時,也收獲了各行業的關注。貼合景區特色所打造的沉浸式內容,為四方游客帶來了難忘的旅行體驗。
在景區中融入沉浸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景區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吸引力;
其次高質量的消費項目植入,也提高了游客的二次消費率。
此外,互聯網短視頻時代,一個出色的沉浸式夜游景區可以讓游客自發地進行拍照、錄像,從而分享給大眾,這對景區而言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由此可見,沉浸式夜游將成為各大景區“突圍”的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