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勢頭,不斷向制造業等傳統產業滲透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變革,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網絡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內旺盛的應用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為大數據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驅動力。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對于科技產業的LED顯示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的發展消息,或許能抓得好這個機遇甚至可能開啟LED顯示的全新時代。
大數據之下的城市“智慧”
智慧城市是一個必要的階段,從智慧城市信息化的發展角度來說,城市的智慧的本質是數據處理的智慧,其實在過去,任何一個行業,從來不會需要處理像智慧城市產業跨部門、跨區域和跨類型的數據的復雜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市的智慧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大的數據系統,全市實現智慧的功能,必須采取措施來支持大數據,實時、全面的數據收集和系統的實施。
有學者分析,智慧城市是構建在物聯網技術的基礎上,所以智慧城市構建和物聯網的構建是類似的事情,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獲取層,傳輸層,交流層、應用層。數字城市的概念比以前最大的區別是,智慧城市成為人們心目中智慧獲得的信息處理層,它也可以被認為是數字城市在對跨部門的大數據綜合處理提升。城市數字化的智慧,關鍵是要實現數字化信息處理的智慧,其核心是引進一個大型的數據處理技術。
LED顯示屏作為一種終端的顯示方式,其在大數據之下,當仁不讓首先能在智慧城市占據一片高地的就是在大數據的獲取層及交流層中發力了。如由政府主導建設的智慧城市建設,其中必須有個中樞的“大腦”,如智慧交通系統的“交通大腦”、安防系統的“安防大腦”、智慧政務的“政務大腦”、智慧校園的“校園大腦”等等,而這個大腦數據收集——分析處理——結果呈現,每個“大腦”的運轉都少不了大型終端顯示。而大型終端顯示的需求中,LED顯示屏以其高清、穩定、細致而在顯示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更別論隨著LED顯示技術的不斷創新,顯示間距已經突破了P1.0,小間距、微間距已經又成為顯示市場的熱餑餑。就如LED顯示領頭羊艾比森在深圳龍崗智慧運營中心中打造的世界最清晰的弧形微間距LED屏,集城市運行管理、視頻會議、智慧城市體驗展示、政務數據機房于一體的全球最大智慧城市小間距LED顯示系統,為城市在經濟轉型發展時,統籌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打破各行政部門的溝通壁壘,實現整合協作,最終為城市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和保障!不可不說是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經典力作。此外,在巨型會所工程、指揮控制中心、政府、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LED顯示屏應用的效果在日益凸顯,幾乎可以說智慧城市建設給LED顯示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定制市場,大數據為LED顯示塑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發展平臺,給LED顯示的開啟新時代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數據零售的“智”者之道
來到了高端品牌服裝店,刷一下臉,就能走進店里自主選購,當你看上了,再刷一刷臉,立刻能知道這件衣服是否是最合適你的,同時根據你的消費習慣給你推薦當下打折的合適服裝;亦或許懶癌發作了,不想挑,只需要刷臉調出專屬的數據,就能完成衣服推薦,輕松購物,愉快交易;不用煩惱試衣服的繁瑣,虛擬衣服穿上比比就顯示試衣服的效果,還能為這效果打分呢……
這些都不是想象,在當今已經是成功呈現,甚至落地應用,這些就是基于人臉識別和大數據運算的智慧零售。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2.2%,增速較去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達到5.48萬億元,增長2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比上一年提升2.4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37.9%,比上年提升7.6個百分點。可見,零售早已經不是線下的單打獨斗,線下和線上的相互融合,讓零售有了更多的可能和無限性。
而縱觀現階段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其正處在大變革中,實體零售企穩回升,線上流量紅利減弱,網購增速趨緩且獲客成本增加,同時消費升級邁入新階段,零售新模式與新業態蓬勃發展,全渠道融合共贏的“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在新零售時代,顧客將與商品進行真正的零距離接觸。未來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移動端掃描獲取需要的信息,隨時體驗商品功能,直觀了解商品的相關資訊,而所有的線下物體都將成為幫助消費者鏈接到線上的入口。這其中必然會需要一個可以實現“物聯”的東西,來實現智慧零售萬物互聯,比如說智慧商顯,因為它一定離不開一塊可以供客戶自己操作的顯示屏。在這樣大背景下,秉承著為客戶創造更好視覺和購物體驗,零售商店面升級已成趨勢,商用顯示市場爆發在即,LED顯示屏也將有望大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