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上個世紀20年代,英國人拜爾德裝配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視。當時的人們可能很難預料到:近一個世紀以來,電視的出現不但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演變起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于整個人類生活方式同樣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是在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電視在傳遞信息、傳播文化、大眾娛樂等方面,電視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有資料顯示,2006年前后,美國家庭電視擁有量已超過家庭平均成員數量。InformaTelecomsandMedia研究報告預測,到2011年,僅高清電視的家庭用戶數量將增長到1.51億戶。
從歐美起源到日韓之爭
如果用一句話來簡短形容電視行業的起源與發展,“起源于歐美,成就于日韓”最為恰當不過。
1900年,英國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為國際電聯會議起草的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television”一詞,“電視”最早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概念起源于歐洲大陸。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1923年,美國科學家茲沃里金申請到光電顯像管、電視發射器及電視接收器的專利,首次采用全面性的“電子電視”發收系統,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1925年,拜爾德在英國裝配了世界第一臺電視,成功傳送了人的面部活動,分辨率為30線,重復頻率為每秒5幀,從此,這當初被稱為“破玩藝兒”的黑匣子開始了它近一個世紀的神奇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電視成型的重要時期。除了轉播工程技術方面有顯著改進外,電視已經開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傳播媒體。在電視技術最早發源的英國和美國,已經具備了提供公共電視節目的能力。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各國紛紛忙于戰事,使得科技研發進展滯緩,電視技術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幾近停滯狀態。
隨后,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視行業才又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在電視行業技術升級進程中,最早成功研發了電視顯像技術的“歐美”卻被作為后起之秀的“日韓”逐漸超越。1960年,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電視TV-8-301,引起了業界轟動;短短8年時間過去,索尼又推出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KV-1310,技術實力一舉領先業界。而就在作為日系代表企業的索尼實現電視領域擴張之時,一家成立于韓國的公司也悄然加入了電視生產廠商之列——1969年,三星電子正式宣告成立,并于次年開始生產黑白電視。雖然就涉足電視生產領域的時間來看,三星算不上是元老級廠商,但其后品牌的發展之迅猛,技術革新之劃時代,卻是完完全全造就了一段業界的傳奇。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由于電視攝錄技術發展的原因,黑白電視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僅僅在電視投產后的第二年,三星的P—3202黑白電視便成功地走出國門,遠銷巴拿馬。作為在當時如此年輕的一個品牌,這樣的成績實屬突出。
時至今日,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視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最初的黑白電視尺寸逐漸加大,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模擬電視到數字電視——每一次電視行業技術革新,日韓企業均牢牢占據了先機。如今電視作為最常見的家用電器已經走進了幾乎全世界每一個家庭,三星和索尼也在電視普及進程中鎖定了雷打不動的領先位置,整個電視行業的競爭態勢,也儼然發展成為了以索尼和三星為代表的日韓企業之爭。
“創新”三星異軍突起
說到電視行業發展,就不得不著重研究一下三星電子。如同上面提到的:就涉足電視生產領域的時間來看,三星算不上是元老級廠商。然而,正是在起初并不有利的態勢下,三星電子卻上演了電視行業內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 “驚天逆轉”。
對于三星電子我們了解多少?09年全球500強排名第40位,或是市值兩倍于昔日的王者索尼,或是連續4年全球電視第一?上述數據充分展示了三星電視目前階段的王者地位。然而,三星電視又是如何異軍突起,實現后來居上的呢?
從三星電視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找到答案——創新基因。最早果斷投身電視行業,可以說是三星遠見卓識的一個寫照。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黑白電視一成不變的“兩色”影像世界,已經難以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收視需求,人們期望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能夠通過電視影像技術得以再現。在電視由“黑白”到“彩色”的革命性階段,三星的技術創新反應迅速而敏捷。1976年4月,三星獨自成功開發出14寸彩色電視,并于第二年起就再次出口歐美。從最初的有圖像能收看,到對于圖像還原效果的逐步要求,三星對于之后電視發展方向的把握恰到好處。
技術實力帶來了市場的高度認同。截至1978年5月,三星黑白電視生產量突破400萬臺,躍居世界首位。這對于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業來說,成績足以震驚世界。而此后的一系列銷售數字,則充分鑒證了三星在電視領域日趨穩固的品牌地位:1986年,三星彩色電視生產量達到1,000萬臺,三年后,這一數字又翻了一翻。
隨著銷量的高速增長,三星電視品牌知名度的顯著提升。上世紀90年代以來,視覺娛樂的高品質追求,以及家庭視聽系統的流行,人們對于電視向著屏幕大型化、畫面細膩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這方面,三星始終以技術領先和消費者主導的原則牢牢占據行業前列。1995年9月在世界上首次推出33”雙畫面電視,大幅提升了同時收看不同節目的效果。而在傳統CRT電視的尺寸難以再有突破之時,三星又不失時機地向市場推出大屏幕背投電視。直到今天,相信很多人都難忘第一次見到這一電視領域的“龐然大物”時,所體會到的震撼感覺。這也使得家庭影院的概念,第一真正走進了普通用戶領域。
進入21世紀,在滿足了人們近乎苛求的視聽追求之后,電視的美化裝飾作用,環保健康性能又成為了發展的核心話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時髦的名詞“平板電視”進入了消費者的眼簾。電視向著更輕更薄的方向發展,平板電視新技術集中涌現,其間,三星更是從未停止創新。早在1998年8月,三星就已成功開發出純平電視,成功解決了電視球面失真帶來的畫質影響,真正實現了電視上的所見即“真實”。2001年8月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40英寸TFT-LCD液晶電視,徹底顛覆了業界對于液晶電視屏幕尺寸的固有觀念。2002年,三星更是推出世界最輕薄的PDP-TV 等離子電視,同年,大型液晶電視的年生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臺。2004年,三星主導與索尼共同創立S-LCD公司,從此誕生了性能出眾的S-PVA液晶面板生產線。
到了2006年,三星電視首次在銷量上趕超索尼,位列世界第一。——并非索尼“睡著了”,而是三星實在“跑得太快”。面對巨大的成就,三星并未感到絲毫驕傲與懈怠,反而將斐然的成績轉化為繼續前進的動力,開始著手研發更為尖端的LED背光源技術,并且在2009年,成功推出全球首款超薄LED背光源電視,引領了電視行業又一次質變性革命。
“一個創新接著又一個創新”——這就是三星電視最為簡單的制勝之道。從2006到2009,四年銷量第一,在競爭趨向白熱化的電視行業,三星創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奇跡。如今,憑借不斷創新,三星積累了電視行業最為全面的技術儲備,已經成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從面板到芯片等各環節均具備核心技術的超級品牌。
未來電視:智能+纖薄+大屏+3D
三星創新求勝的整個進程,實際上已經清晰記錄了整個電視行業此前近一個世紀技術發展的幾次重要變革:由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影像更加真實生動;由CRT電視到背投電視,屏幕更大,效果更震撼;由背投電視到平板電視,顯示效果提升的基礎上,更加纖薄,節能環保。未來,電視行業技術將進一步升級,向著更加智能,更加纖薄,屏幕更大,效果更震撼四個方向發展。
首先,未來電視將更加智能。隨著三網融合的快速推進,“物聯網”時代正在悄然來臨。電視將不僅作為電視臺節目的接收終端, 同時還將具備連接互聯網及其他數字硬件設備的功能。目前階段,在智能電視的宣傳攻勢上,國產品牌要優于外資品牌,但這并不意味著外資品牌電視產品不具備“智能”屬性。據悉,目前三星每款高端產品均已具備Internet@TV功能及Allshare無線資訊共享平臺,支持聯通互聯網以及數字硬件設備。目前,國家互聯網電視標準進一步明朗,智能電視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其次,電視將朝著日趨纖薄的方向持續發展。這一趨勢,從之前背投電視到平板電視的進化已經展露無疑。LED背光源的應用對于電視纖薄的貢獻尤為突出,2009年,三星首創LED背光源電視,一舉將電視厚度控制在2.99厘米。據了解,目前,三星已經推出了更為纖薄的最新款頂級電視LED C9000,其厚度是驚人的0.79厘米,將現階段電視纖薄演繹至極限。未來,OLED電視的研發將成為電視行業又一個重點方向,通過克服屏幕尺寸及生產成本等障礙, OLED面板將廣泛應用于家用電視制造。電視究竟能有多薄?也許,OLED能給我們提供更多想象空間。
再次,屏幕越來越大是電視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電視面板廠商的產能及切割技術不斷進步,大尺寸屏幕電視已經成為主流產品。此外,電視價格日趨平易近人,也給了消費者體驗大屏震撼的機會。目前,在行業內,最為熱銷的電視產品尺寸已經發展至40英寸至46英寸,三星、索尼、夏普等重頭電視企業,更是紛紛推出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未來,大尺寸屏幕將成為消費者選購電視的重要參考指標。
最后,震撼的3D體驗將成為未來電視體驗模式的重要革命。雖然,在影視行業,3D事實上已經并非多么新潮的技術,早在數十年前就有3D電影、3D相機的存在。但是礙于3D影像拍攝、處理、顯示硬件的技術局限性和高成本,3D始終處于“科幻”的地位,未能在民用產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4月,始終堅持“創新”戰略的三星電子,首次將3D功能應用于電視,并在旗下LED、液晶、等離子三大產品線均推出附帶3D功能的電視產品,讓消費者最終夢圓3D震撼體驗。而作為電視行業另一個巨頭,索尼也跟進推出了3D電視,雖然索尼6月正式發售3D電視,再次落后三星一步,但其對3D產業卻依然信心十足,并透露希望3年后在3D產業的規模能達到1兆日元,而2009財年索尼整個消費產品及部件領域的銷售額才3.2兆日元。
實際上,3D電視在上市初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根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市場3D電視的總銷量已經達到5000臺,市場均價在2.35萬元,其中,三星3D電視的市場占有率達93%。一方面說明三星3D先入為主的營銷策略在中國市場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說明3D電視獲得了產業發展初期消費者的支持。
未來,3D片源將成為制約3D電視快速發展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三星、索尼兩大廠商已經開始著手3D內容源建設,但短期以內,難以發揮顯著成效。尤為值得提出的是,三星在推廣3D電視初期,強化2D轉3D功能,以及向消費者明確3D電視同時支持2D模式,為3D電視市場發展樹立了信心,其在中國市場取得的銷量也是一個有力輔證。
在3D電視領域,“裸眼3D”則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課題。目前,諸多國內外品牌均已具備實現裸眼3D的技術,但技術尚未成熟,可視角度過小,只能看3D不能看2D圖像,屏幕尺寸不能太大等,同時,用于生產的硬成本過高,目前,尚不具備向廣大消費家庭推廣的條件,只是應用于相關航天、建筑等重點產業。未來究竟何時能夠切身體驗“裸眼3D”的震撼影像,還需拭目以待。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