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由創維集團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投資的廣東省OLED顯示屏產學研合作平臺暨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月20日在廣州宣告成立。該公司的誕生昭示著彩電巨頭與知名學府強強聯合搶灘OLED,積極布局產業鏈上游,終結了平板顯示技術受制于外資品牌的時代,在顯示市場上與外資品牌爭鋒。
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彭平、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趙南先等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和廣州經濟開發區有關領導,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張學斌等高層領導,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李元元等校領導及有關專家,相關高校、科研單位、行業協會及產業界的領導和嘉賓共100多位政界、商界、學界人士出席了新視界成立慶典。
化被動競爭為主動競爭
在CRT時代,國內彩電企業借助低成本的制造優勢在全球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在彩電產業由CRT向液晶電視轉型的過程中,國內企業由于在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上未能及時跟上產業變化的步伐,遭受外資企業的圍剿。特別是由于在上游液晶面板供應上受制于人,導致在外資品牌發起價格戰的時候,國產品牌處于被動的尷尬境地,在平板上輸給外資品牌。
“在CRT和LCD時代,由于我們在發展早期沒有能夠及時進入,結果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能力,中國特別是廣東只能參與產業鏈上利潤較低的組裝及測試,而OLED的出現,為廣東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商機。”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彭俊彪說。
業內人士認為,OLED的出現,顯示市場將重新洗牌,國內企業在LCD時代的困局,或可借助于OLED的技術轉型獲得突破。
而為了避免重蹈在液晶時代的覆轍,以創維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積極在OLED產業方面進行布局,化被動競爭為主動競爭,伺機掌握顯示市場的話語權,終結受制于外資品牌的歷史。
整合垂直產業鏈掌握話語權
據悉,目前布局OLED產業的創維集團,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這將有助于完善數字家電終端垂直產業鏈的整合,突顯成本優勢,為企業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增強競爭實力。
業內人士指出,對國內企業來說,如果想借助OLED實現彩電的復興,首先必須加大對技術投入,在技術成熟時迅速形成產業規模,這樣才能最終掌握市場話語權。從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狀況來看,國內企業只有依靠自主創新,掌握核心知識產權,才能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從而提高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競爭力,促進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創維集團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姻的結晶——新視界公司,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TFT技術的突破為研發對象,突破用于AMOLED的高世代TFT基板的產業化技術,獲得自主知識產權,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并在3.5代線上批量生產AMOLED,這些技術和產業的工作對提升廣東省在AMOLED領域的競爭力,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該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金屬氧化物TFT驅動基板,獲得平板顯示有關發明專利7項。
有“南方工科大學的一面旗幟”美譽的華南理工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多年來,該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不斷強化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積極融入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配備優勢資源,以承擔各類科技項目為紐帶,以建設各類技術平臺為基礎,投入優勢的科技和人才資源,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近年來,該校每年承擔的政府和企業委托課題超過1500項,解決近萬個技術難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促進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目前,華南理工大學在OLED研發方面居于國內領先地位,該校由曹鏞院士領導的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所,是我國高分子平板顯示研究中最強的機構,是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是教育部特種功能材料重點研究室、教育部首批26個“引智基地”廣東省唯一基地。經歷近10年的建設和發展,該研究所匯集了多名海外歸國的優秀青年學者,承擔了多項“863”平板顯示研究項目以及廣東省關鍵領域重大招標項目,在平板顯示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設備優勢,目前已經申請OLED顯示相關專利40項,國際保護專利4項,所承擔的“新型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及發光器件”課題成果榮獲2010年度國家自獎科學二等獎(也是2010年度廣東省獲得的唯一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創維集團秉承“核心產業做強,相關產業做大”的理念,經過多年的修為,“Skyworth創維”已成為中國彩電業的領導品牌,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品牌關注度,創維集團還在全國乃至全球建立起寬廣深厚的營銷網絡。業內人士評價說,此次創維集團與華南理工大學合資成立新視界公司,進軍OLED領域,整合垂直產業鏈,堪稱完美,在顯示市場上與外資品牌競爭,將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