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實現了7萬盞路燈集中控制,工業照明的“按需照明”模式在濟南啟用以來收效顯著好評連連,城市亮化與節能減排的有機統一為工業照明行業的節能降耗提供了新思路。據統計,2010年我國用于照明的電力接近2500億度,其中近七成電力為工業照明消耗,耗電量竟高達1748.2億度,整個工業照明由于自身對全球節能減排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已使自身行業掉進了為社會輿論所詬病的萬丈深潭,在新時代要求下,工業照明急需能夠脫離“能耗大戶”苦海的“救生圈”。
照明工程成熟后的節能解決方案
我國城市夜景照明事業在短短十多年里得到了迅猛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城市照明設施平均增長率在10%-20%。2000年后,規劃建設中已開始注重塑造城市的特色,不少城市的景觀照明設施數量迅速增長,甚至超過了功能照明的設施數量,伴隨追求“城市燈光景觀”的同時,照明浪費、光污染接踵而來。在2004年國家提出節能減排的國策后,綠色建康生活被重視,“綠色照明”的呼聲越來越高。
2009年7月24日,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啟動,之后隨著相關多個子項目的開展,我國推廣綠色照明工程初成體系,工業照明也提上重要日程。節能遙感中心詹世富介紹說“這些新型的路燈一半的數量就可達到以前路燈全部的照明效果,這樣一來減少一些新型路燈的數量,耗費的能源也就更少。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加入到創建低碳城市的行動來,已采取各種環保照明用具來邁出降低碳的排放量的重要一步。眼下,工業照明領域對于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較為明顯”。
智能節能照明整體解決方案亟待落地
工業照明作為工業節能的重點項目,因曾受舊有落后節能理念的錯誤引導,絕大多數照明企業將節能的攻關點放在了光源本身,照明系統的節能效果集中在終端發光燈泡的能耗降低上,導致陷入“一葉障目”的尷尬境地,嚴重阻礙了工業照明節能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沒有真正達到高效、節能的環保標準。
近年來,相關部門和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認識到工業照明節能的誤區,開始尋找新的突破點。一位行業元老告訴記者:“在能源形勢日趨緊張、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選用光效高優質節能的照明產品,用科學方法精心設計,創造出一套功能合理完善、經濟適用、節約能源的照明解決方案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同時,一些業內的領導企業也開始積極開發,一方面搶食這塊新蛋糕,更重要的是積極響應國家節能降耗的號召,因此“智能化”節能的概念也就一夜間催生。以意博照明為例,擁有國際領先的照明技術,專注研發照明節能方面的解決方案,經過20年的發展,穩定占位國外照明市場,其照明解決方案獲得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
智能節能工業照明解決方案是意博照明將“智能空間照明控制、空間節能照明設計、節能光源、時間”四個維度當量全方位的整合的“四維”空間節能動態理念指導下而開發、為工業企業的照明空間量身定做的,以工礦企業“長明燈”解決方案、工礦企業智能節能照明解決方案為例,充分地滿足企業的個性化節能需求。據業內專家評論:“意博照明這套融合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四維”空間動態節能理念的解決方案,打破了工業照明節能的瓶頸,全面提升工業照明整體節能效率,達到高效、節能的國家標準。”正如中國照明網負責人所言:“照明節能是一項綜合的、系統的工程,涉及照明器件的優質高效,也涉及科學、合理的照明設計,通過意博照明解決方案這樣示范作用的工程應用,以帶動更深入有效的節能工作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意博照明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不但事實上助推了中國照明產業的全方位升級,作為行業影響力深遠的企業,為中國低碳經濟、綠色照明貢獻力量是其長期發展使命,憑借自身努力帶領行業大踏步跨進一個全新的、無孔不入的節能升級新時代是其首當其沖的任務。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舞臺燈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