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杯的浪潮再次將4K顯示技術推向了輿論的焦點,在一些大型、超大型的會議賽事上,4K技術正在慢慢的發揮著它的影響力,并向全球的用戶證明它存在的價值與重要意義。
現在,4K已經是新一代視聽公認的發展趨勢。對企業來說,越早進入這個領域建立自己的品牌體系和用戶認同感,就越有可能在市場開啟時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盡管目前4K的應用并沒有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呈暴發趨勢,甚至可以說是尚還處于初始的起步階段,未來前景也并不明朗,但沒有人愿意還未竟爭就主動棄權。
目前市面上標稱4K的產品比比皆是,任何一家做信號處理的企業都能拿得出一款或那么幾款。不過,企業開發4K的初忠并非一致。小企業主要靠4K增加暴光率或行業認同感,而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則期望通過4K產品開拓新的應用市場,不同的態度,也讓行業里出現了兩種不同標準的4K產品--“真4K”和“普通4K產品”。真4K在技術實現難度上以及成本上都遠高于普通4K產品。2016年,不少企業都打出了“真4K”的口號,如小鳥科技、唯奧視訊、視誠RGBlink等等一些企業,在吸引用戶眼球的同時,更進一步彰顯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另外,對于一些深謀遠慮的企業來說,僅僅生產單個4K的設備早已不是他們的目標,如果能夠在未來的整個傳輸產品體系中建立超自己的產業鏈,掌據行業的話語權,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劍鋒所指,以4K為新切入點,抓住客戶資源,布局整個產業,成了多數企業的通用手段。如信號處理行業的Extron早早的推出其制定的True4K™ 標準,為專業視音頻行業定義清晰的 4K 技術參數;又如快思聰在4K產品的基礎上再發力,推出完全支持HDCP2.2保護技術的4K分配解決方案,以方便集成商從容應對系統升級的需求,等等。
以4K為核心,從顯示到信息處理,再到傳輸應用與效果的設計,不僅是大屏顯示系統,而是整個顯示行業都在經歷一次“標準性”的變革,新的標準是一次全新的行業洗牌,誰能率先實現對新標準的開發與適應,誰就能率先發現并拓展新標準下的新應用模式,誰就能占據行業新高度,有雄心壯志的廠商都把4K當成一個新的劃分實力的起點,開始新一輪的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