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宇,雕塑家,工藝美術大師,同時也是非遺傳承的堅定守護者。他來自浙江海寧的雕塑世家,豐富的人生經歷每一步都深深烙印著他對藝術和非遺的摯愛與執著追求。少年時期,黃晨宇便踏上了學藝之路,對雕塑藝術充滿濃厚興趣的他,勤奮好學,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青年時期,他選擇投身軍旅,這段獨特的經歷不僅錘煉了他的意志,更為他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視角和靈感。在年富力強之時,黃晨宇決定致力于辦學興藝,專注于傳統文化、雕塑藝術以及非遺產業的傳播與推廣。他深知,只有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才能得以傳承并發揚光大。他的這一行動,無疑為雕塑藝術和非遺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黃晨宇的代表作品眾多,每一件都是藝術瑰寶。他的青銅藝術雕塑《東方十二瑞魯》和《九州九鼎》憑借精湛的技藝和深邃的文化內涵贏得了廣泛贊譽。而他的掐絲琺瑯作品《東方十二瑞獸》、《大秦帝國十二銅人》以及《九紫離火之鳳舞九天》更是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完美結合,彰顯了他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和創新精神。黃晨宇是一位多才多藝、充滿激情的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藝術魅力和文化韻味的雕塑世界。
3月2日,錫青銅失蠟法鑄造技術非遺傳承人黃晨宇的東方十二瑞獸雕塑展在北京如期開展。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對傳統文化的深情致敬。黃晨宇用自己的作品詮釋了年輕藝術家在傳承和創新中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北京大學經典與文明研究中心秘書長戴熙寧,國家智庫專家、國學導師孫宏濤,雕塑家、書畫家、古漢字研究學者君藝豪,文物鑒定專家、藏傳佛教文化研究學者、匡時拍賣首席鑒定專家張海湧等出席了此次雕塑展的開幕式活動。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青銅藝術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古老而神秘的光芒。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明,到東方的中國夏商周時期,青銅以其獨特的質地和鑄造工藝,成為當時社會權力、信仰和藝術的象征。隨著時間的推移,青銅藝術在世界各地綻放出不同的文化色彩,每一件青銅器都銘刻著時代的印記和民族的魂魄。如今,當我們提及青銅藝術,就不得不提及黃晨宇的東方十二瑞獸,這一系列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青銅藝術的精髓,更融入了現代審美和創意,成為新時代下青銅藝術的典范。
黃晨宇的東方十二瑞獸,以錫青銅為材質,采用精密鑄造法失蠟法澆筑而成。每一只瑞獸都栩栩如生,仿佛從遠古的神話傳說中走來。它們的形態各異,有的威猛霸氣,有的靈動可愛,有的神秘莫測。每一只瑞獸都蘊含著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作為新生代雕塑家的代表,黃晨宇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的東方十二瑞獸是青銅藝術的新輝煌。它們不僅展示了傳統青銅藝術的魅力,更以其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制作工藝,成為新時代下青銅藝術的典范。相信在未來,這一系列作品將繼續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為人類的藝術史增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