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4日,成都“RockCandy春糖音樂節”率先吹響了2024音樂節的號角。該音樂節極具先鋒意義,是首個在國內戶外音樂節中采用大型L-Acoustics L-ISA沉浸式系統的音樂節,為戶外音樂節音響系統樹立了新的標桿。
亞洲專業音響
圖片攝影:卅Vision
音樂節由金牌制作人張亞東擔任音樂總監,著名音響師何飚老師擔任音響總設計,作為兩位大咖的第一個音樂節作品,在制作上幾乎是不計成本的投入。除了創造性地使用七臺200噸大型吊車吊掛起5倍于傳統音樂節的音箱數量和舞臺頂棚,整個音響系統共計使用近300只L-Acoustics音箱,并配置三套獨立的L-ISA處理器將信號饋送到三個獨立的DiGiCo調音臺環路中,如此大規模的L-ISA系統應用在亞洲乃至全球都非常少見。
七臺大型吊車吊掛起5倍于傳統音樂節的音箱數量和舞臺頂棚
圖片攝影:卅Vision
自L-Acoustics 工廠推出L-ISA之后,何老師就一直是該技術的推動者。他曾在2023年韓紅《詠生》演唱會北京站、2023年北京長城音樂會、民族歌劇《山海情》等演出中多次使用L-ISA系統。這次系統既出于他和張亞東老師對聲音品質共同的追求,也源于他希望將沉浸式體驗帶給觀眾、藝術家和更多的調音師們,特別是讓年輕的調音師們有機會去使用這一系統。
何老師將這次的系統稱為“X億”,他表示“X”有著多種解釋,除了在羅馬數字中代表10,在某些文化中也可以代表神秘和未知,“X億”的諧音“差異”也很好地詮釋了這次音樂節對傳統的顛覆。“我完全信任這個系統帶來的沖擊力,”他說。“無論在60、80、100米的距離,我的感受是它可以將所有的樂器、人聲一下拉到你的面前,而且定位非常準確,聲像又可以做得很寬,balance非常清楚。我相信這套系統也能給所有人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何飚老師
音響工程由北京大東華翰視聽設備有限公司和L-Acoustics總代理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實施。華匯對活動非常重視,派出趙浩志、李文熙、李峰等多位技術工程師到現場提供全方位支持。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大規模、人數眾多的戶外音樂節上采用L-ISA沉浸式系統,也非常感謝何老師提供這次讓我們嘗試的機會,”華匯沉浸聲藝術應用總監李峰說。“彩排的時候有些老師過來和我們說能明顯感受到人聲貼面而來,非常突出。這是因為在沉浸式系統中可以很容易地將人聲單獨放在一組音箱上,而不是傳統立體聲所虛擬出來的一個點。原來為了將幾十路的聲音元素揉合立體聲里,需要做很多頻率避讓和壓縮處理,現在沉浸式擴聲可以把分離度做得很好,你可以清晰地聽清楚每件樂器的旋律走向。”
左-右何飚老師和本次音樂節的PA調音師之一的林夢洋老師
舞臺采用80米寬、20K高分辨率超大屏幕。本次系統為L-ISA的Focus模式,非常適合流行、搖滾、電子樂等音樂類型,全場PA系統共使用了260只L-Acoustics音箱,由102臺功放提供動力。
舞臺正面可以看到九組吊掛的線陣列,其中七組是L-ISA frontal系統(也即主系統),由五組10*K1+6*K2場景陣列以及兩邊各有一組15*K2擴展陣列組成。中央一組場景陣列的兩側分別還吊掛了12*K1-SB超低作為次低頻補充。
舞臺正面由七組音箱L-Acoustics L-ISA Frontal系統
兩側超出L-ISA覆蓋范圍的區域由每邊一組,共兩組9只K2組成側補聲系統(side fill)補充。前補聲(front fill)包括堆疊在超低陣列上的八組3*Kara。中后場區域設置了兩組,每組10只K2組成的延時系統。側補聲、前補聲及延時系統都采用L-ISA系統輸出的下變換單聲道信號。
超低系統包括舞臺前面三組,共64只由KS28和SB28組成的超低音陣列。它們采用End-fire方式堆疊以確保舞臺更干凈,盡可能不受外在低頻干擾。
這次音箱數量是傳統的五倍,加上舞臺為全新無柱化零遮擋結構且跨度極大,制作團隊經過多番論證和協商,在得到成都各級政府部門及主辦方的支持下,開創性地使用了七臺200噸承重的吊車用于舞臺前面九組陣列以及舞臺頂棚的吊掛,完全沒有接地立柱,并且僅用了一天時間完成了系統的安裝,為日后音樂節、演唱會大型音響系統的搭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片攝影:卅Vision
本次音樂節力邀李宇春、痛仰、二手玫瑰、Lenka等十多位音樂人和樂隊加盟,匯聚流行、搖滾、嘻哈、爵士、電子等多種音樂類型。為了讓年輕的調音師更多地接觸L-ISA系統,同時方便不同樂隊之間的切換,何老師動用了八張DiGiCo調音臺為FOH和monitor系統設計了三個獨立的調音臺環路,每個環路均配備一套L-ISA Processor服務器,并為三個系統配置了終混臺作矩陣切換和最終輸出。
PA位置的DiGiCo調音臺
PA和monitor均采用兩張DiGiCo SD7 Quantum、一張SD5 Quantum,PA采用一張Quantum 225作終混臺,monitor則為一張Quantum 338。三個系統互不影響,可以讓調音師在樂隊轉場時做好充分準備。由于晚上彩排時不能造成噪聲擾民,何老師特意安排在每一張PA調音臺都取了相應L-ISA處理器的下變換雙耳渲染信號,讓調音師用耳機也能感受到沉浸式系統的調試效果。
Shure和Sennheiser無線系統確保了穩定的音源信號傳輸。而monitor方面提供了三種監聽方式,分別是IEM入耳式監聽、Roland M48個人監聽系統以及L-Acoustics的HiQ地板箱和3*Kara+2*SB28 sidefill系統。
FOH調音師分別為林夢洋、山田奈步、荊中強擔任。多個樂隊自己的調音師也親身操作了這套系統,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使用。
圖片攝影:卅Vision
“這個系統比較奇妙,”第一次接觸L-ISA系統的“痛仰”樂隊FOH調音師李博宇說。“它不像之前的5.1或7.1環繞聲系統,而更像是一面音墻千軍萬馬地過來。你可以把一個樂器從左到右拉得極寬,然后把其他部分留給其他樂器。我把人聲、吉他弦樂放在中間,再將打擊樂器、鼓、貝司分布完之后感覺是一個面過來,再加上周圍環境聲確實給人立體包圍的感覺。我們樂隊本身的音樂內容很多,之前立體聲混音時感覺空間很窄,在樂器的擺位上會有點困難,這個聲音的畫布扯開后我可以很輕松地將樂器擺到我想要的位置,把聲場做得很寬。何老師的團隊在前期系統設置好后,我操作起來還是非常方便的,平時我會使用很多插件,而這次一個插件都沒有用上。”
圖片攝影:卅Vision
電氣櫻桃樂隊的鼓手張超在從音樂人的角度解釋了他的體驗:“這種系統可以我們的音樂展現得更加完美,因為它里面有更多的聲像和細節的輸出。作為音樂人,我們的音樂好壞來源于細節,讓觀眾在現場能聽到感動他們歌詞和感動的音色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系統對于我們用心做音樂的人來說是特別好的回饋,沒有這種設備很多音色沒有辦法呈現出來。我們的音樂里有大量的合成器成分,在立體聲系統里只能分布在左右,而這個是全方位,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我覺得這種系統出現得越來越多,對于我們中國人的音樂鑒賞能力提升很有幫助。”
電氣櫻桃樂隊鼓手張超
圖片攝影:卅Vision
PA調音師之一的林夢洋老師曾經在韓紅《詠生》演唱會北京站、2023年北京長城音樂會等多個演出中與何老師合作,有著豐富的L-ISA系統使用經驗。他也參與了本次系統的設計和L-ISA系統的設置,同時擔任Lenka、李宇春等多位藝人的PA調音師。
圖片攝影:卅Vision
“從擴聲的角度來說,L-ISA系統這類沉浸式系統不管用在戶外音樂節、室內演唱會以及其他的擴聲領域都會優于立體聲,”林老師說。“首先它可以將黃金聽音位從中軸線的小范圍擴展到整個覆蓋面積的80-90%。另外立體聲因為要在兩組音箱展現聲音深度和寬度,不同樂器之間的頻率還有很多打架的地方,調音難度很大。L-ISA使用復雜的算法將聲源分配到音箱上同時又不互相干涉,這實際代替了傳統調音師所做的很多工作。我們的系統做好以后,哪怕是第一次來操作這個系統的外來調音師都能很快上手。”
圖片攝影:卅Vision
日本MSI公司的日籍調音師山田奈步曾經參與過何老師多個重要演出。這也是她第一次嘗試L-ISA系統,她表示:“相比平時的立體聲系統,我只要推推子就可以獲得有深度和寬度的聲音,雖然我還在學習中,但這個系統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讓我輕松就可以獲得我想要的調整。”
除了專業人士的肯定外,音樂節觀眾在現場接受訪問時也紛紛留意到這次的聲音在清晰度、細節、質感上要相較于他們之前的體驗有了很大的提升。
音樂節第二天傍晚成都下起大雨,全天候的系統在風雨中為最后出場的二手玫瑰和李宇春提供了穩定的保障。李宇春更是在大批歌迷的守候下堅持連唱7首,并與老友張亞東合作了《1987我不知會遇見你》,氣氛拉滿。
觀眾在雨中守候李宇春出場
圖片攝影:卅Vision
春糖音樂節在音響業界引起了熱議,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專程到現場觀摩感受沉浸式擴聲的魅力,相信這也將會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顆種子,在日后條件充分的情況下為中國的音響事業發展孕育出何老師所說的“X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