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被查 廣東“打老虎”不斷升級![]() 廣東省紀檢監察網7月26日發布消息稱,據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證實,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李興華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
![]() |
|
![]() 十八大召開,習主席上任以來,便大力整治官場,要更科學、更有效防腐,把防腐倡廉引向深入,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老虎”、“蒼蠅”一起打。由此,一大批貪官污吏便紛紛落馬。追溯到最近一個登上個大行政媒體頭條落馬貪官當屬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 李興華的的落馬,再次猛烈沖擊中國廉政的壁壘。而且他的下馬從側面挖掘也波及到一個正在興起的行業——LED行業。因為李興華與LED產業的關系非常如此密切,甚至有人開始紛紛揣測LED行業會有多大震蕩。編者將深入剖析李興華與LED不為人知的秘密,探尋未來LED行業的發展之路。 |
|
得政府者,得天下 廣東省科技廳手中握有一筆真金白銀用于專項扶持LED產業的發展。“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財政每年投入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除此之外,廣東更計劃在全省普遍推廣使用LED產品。根據2012年5月發布的《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廣東將率先在公共照明領域即道路、公共場所、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領域,全面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根據規劃,廣東全省LED產業規模在“十二五”期末將達到5000億元。 這些政策無疑對LED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為爭奪這筆專項資金和獲得政府的LED項目,企業們紛紛在一些“太陽曬不到的地方”使出渾身解數。 |
如何才能更節能? 基于節能減排的考慮,中國政府將LED作為自己大力扶持的產業之一。 中國政府制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到2015年LED要占到國內照明市場份額的30%,是目前水平的三倍多。官方估計,這每年可節省3500萬噸的煤炭消耗量。 |
企業發展風向標——創新 事實上,LED行業的不可持續性,主要體現在把財政補貼當作“精神鴉片”吸食,以及企業扎堆造成的產能過剩上。 根據審計署6月21日公布的“5044個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審計結果”,中央財政2011年和2012年共安排本級和轉移支付給18個省在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類三個款級科目上的資金818.83億元。其中,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獲得18.76億元。 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稱,2013年中國可能會有五分之一的LED照明企業倒閉。不少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與光伏一樣,政府對LED過于慷慨的資金扶持,其后果往往是,造成大量產能的過剩,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行業之間勢必產生惡性的競爭,這最終阻礙了技術的創新。 一項技術的革新,一個重大的事件的發生,一個行業攪局者的出現都會造成一個行業的“洗牌”,好的企業,擁有創新技術、產品的企業會在“洗牌”中,越來越強大。反之,那些沒有創新,只顧投機取巧的企業最終會走向滅亡。LED行業發展至今,在低門檻的前提下,每天都會有許多企業走進這個行業,同時也有很多企業走出來。李興華事件是風雨,對LED節能的質疑是風雨,這些風雨就像一個大熔爐,練就了“真鋼”的同時也淘汰了“廢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