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亟待突破多重瓶頸
更新時間:2009-11-25 9:33:00 編輯:追夢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日前相繼舉行的有關LED(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展會和論壇都透露出強烈的信息:因高亮度、低能耗等特性,LED產業日益成為市場巨大的新興產業,正向高端技術產品領域滲透。但業內專家認為,LED產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仍有多重瓶頸亟待突破。
在日前舉行的2009LED產業發展國際合作論壇上,北京半導體照明科技促進中心主任耿博等業內專家認為,作為新能源產業的代表,LED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除在背光源、顯示屏等方面的應用外,LED還可廣泛應用于道路、隧道、地鐵、地下停車場、加油站等戶外領域,并逐漸進入普通居民照明市場。隨著科技部十城萬盞試點工程的啟動,LED市場規模有望急劇擴大。據介紹,截至2008年底,我國LED產業約有企業3000家,涵蓋了上、中、下游的各個領域,整個行業產值約有700億元。目前,我國LED產業已進入自主研發創新階段,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及產學研一體的模式。據有關機構分析,到2010年,LED產業產值將超過1500億元。
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歷史并不長,但已經取得了可喜的發展。在2002年前,國內藍光芯片全部依賴進口,2003年,我國才開始自主生產。截至2008年末,我國LED芯片國產化率達到49%,LED器件國產化率達到90%。LED企業無以倫比的創新意識使產業不斷發現新的增長點,并在多個功能性照明領域位居世界前列。10月底,在廣東東莞市舉辦的光電技術與設備展,顯示出LED產業已逐步向上游的襯底、外延片、芯片等高端技術產品領域滲透。
據了解,外資企業的先進技術對我國LED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飛利浦承建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場地照明為代表的照明工程,體現出外資企業的強大技術實力,該成果獲得了今年中照照明獎照明工程設計獎特等獎,備受業界矚目。飛利浦大中華區照明業務首席執行官林良琦表示,飛利浦在中國擁有12家工廠,在照明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都擁有完整的研發和生產能力,飛利浦將進一步致力于為中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們的家居、辦公、商業及室內外各種環境提供高效節能的優質照明解決方案,推動中國照明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如此,除發光效率外,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環節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最大問題是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比較差,量產能力也和國際水平有差距。國產LED芯片大多應用在中低端產品中,而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性能也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業內專家認為,LED產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亟待突破多重瓶頸。
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中心)副主任俞安琪在日前舉行的LED照明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論壇上指出,LED具有節能、環保、長壽等優點,但在實際應用中并未真正得到體現。在普通照明領域的應用中,節能和長壽優點大部分尚未實現。耿博也表示,盡管一些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開始向LED照明轉型,十多家國內企業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產品代工企業,但自主品牌運作及營銷體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國際品牌。
標準缺失是當前LED產業發展面臨的巨大障礙。中國照明學會副秘書長劉世平認為,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各地廠家的產品規格都不一樣,LED市場上相關產品種類繁多,良莠不齊,產品質量評價也沒有依據,直接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LED產品成本偏高、實際壽命偏短,使得LED產品難以獲得普通消費者的青睞,影響了在普通居民照明上的普及。
中國建筑(4.98,0.02,0.40%)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LED作為一種照明裝置應用于普通照明時,必須滿足照明設計標準對普通照明的要求,只有滿足了照明設計標準對照明對象提出的綜合要求,才能更好地推動LED的發展。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李洪濤則認為,在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發揮我國在封裝、模具與燈具等半導體照明下游產業的相對優勢,研發若干市場需求大的照明產品,可以快速打開半導體照明應用市場,從而推動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整體進步。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