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PC技術置入數字告示系統后,其系統構架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在X86播放器成為主流后,數字告示的功能就越來越豐富多元化,不僅重視圖像處理能力及互動功能,也越來越強調智能化,新一代數字告示系統將全面進化,不再只是一個播放多媒體信息的平臺。
數字告示系統從問市至今不超過10年歷史,系統架構卻已經歷經好幾代的變革,最初是由LCD與DVD播放器組成,當企業要更換播放內容時,就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各個設置點更換DVD片,之后PC技術引入,嵌入式播放器取代了DVD播放器,功能變得更豐富、應用也變得更多元。
就硬體端來看,數字告示系統主要分成主機、播放器、屏幕三種,軟件則分成硬體控制與內容管理編輯兩類,如今一般工控廠商將產品開發重點放在嵌入式播放器上,就是因為數字告示長時間頻繁運作,對于系統穩定度要求高,成為IPC廠商的切入點。
此外,部份IPC廠商也跨足屏幕市場,與一般商用LCD屏幕相比,工業級屏幕在品質、邊框厚度與結構上有較大區別,美商定誼科技表示,工業級屏幕的邊框厚度可以做到0.5公分,應用在多拼接而成的數字告示上,可以呈現出較佳的視覺效果,至于內部架構則盡量簡化,舍棄揚聲器、喇叭、Turner等非必要的零件,提升系統運作穩定度。
嵌入式播放器 X86和RISC兩大陣營互相較勁
回到嵌入式播放器來看,任何嵌入式系統都免不了要面對X86(CISC)與RISC兩大陣營的互相較勁,數字告示播放器亦是如此,目前,市場以X86架構使用比例較高。
數字告示系統在剛起步的階段,由于應用不夠成熟,出貨量也沒有大到能夠吸引廠商對此量身訂做專屬元件的程度,使用X86架構的成本遠大于RISC架構,再加上X86 CPU在高速運轉時所帶來的熱度,會讓系統溫度快速上升,必須依靠風扇來解決,不過數字告示系統重視穩定性與低噪音,而風扇偏偏是X86系統中最容易發生故障也是最吵雜的零組件,假如采用無風扇設計,X86系統又會有CPU性能上的限制,種種因素使得X86架構在初期未能順利打進市場,RISC成為當時數字告示系統的最佳選擇。
隨著技術進步、電子零組件價格下滑,以及數字告示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投入市場的競爭者越來越多,X86播放器的成本雖然仍舊高于RISC,但已在使用者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再加上IPC廠商技術上的改進,讓高端CPU也能做到不必靠風扇來散熱,使得X86架構的使用比例開始追上進而超越RISC。
安勤產品企劃部副理許維呈認為,RISC的硬體成本雖然較X86便宜,但在軟件開發上卻要投入較多時間與資源,相較之下,X86架構仍然略勝一籌。
另外,我們認為從數字告示系統的畫面表現來看,RISC比較適合播放像海報、照片等靜態廣告,若要播放Flash或影片等動態廣告的話,就得結合硬體解碼晶片才會有流暢的畫面,然而綜觀現今數字告示系統所播放的內容,大多都是動態信息和廣告,從這個角度來看,使用RISC播放器只是將平面海報升級成電子海報而已,顯然失去了數字告示的意義。
Atom成為X86播放器新寵兒
回歸到X86架構來看,目前X86播放器所使用的處理器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沒有太大差異,其中,Intel在2008年推出的低功耗處理器Atom,是數字告示播放器的新寵兒。
雖然Atom本身的繪圖處理能力不佳,不支援Full HD高畫質影片,似乎不符合數字告示系統的需求,但因為具備成本低及省電的優勢,加上不是每一個使用者都要求播放高畫質影片,使得Atom還是獲得一定程度的市場支持。
關于Atom繪圖處理能力的問題,我們認為,只要搭配影像解碼晶片,就能解決Atom不支援Full HD影片格式的問題,另外,Nvidia將圖形處理器與Atom處理器互相整合而成的ION平臺,最適合應用在數字告示系統上,不僅改正了Atom繪圖能力不足的弱點,同時又保有Atom低功耗的優勢,可惜的是Nvidia目前并沒有長期供貨保證,所以ION平臺目前只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IPC廠商不敢貿然采用。
除了Atom這種低功耗的處理器外,數字告示播放器也有使用高效能處理器的需求,尤其現今越來越多數字告示系統走向大屏幕拼接,也就是由二個以上LCD屏幕組成一個數字告示電視牆,這意味著一臺播放器必須支援二個以上的屏幕,隨著屏幕數量增加,若每一個屏幕都要播放不同內容,處理器效能就要相當好,才能避免出現畫面延遲的現象,像美商定誼科技在2009年推出支持16個顯示屏幕的播放器,采用的就是Inter四核心處理器i7,讓每一個屏幕都能播放Full HD或全高清(Super High Vision;SHV)規格的多媒體影像.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