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第二板斧 優化因為成本制約縮水的部分
目前國內對音響的消費水平不高,而廠家針對國內的現狀,采用的策略是降低價格來迎合市場。但同時,價格降低了相應的成本也必須降低,導致許多設計上的縮水。作為一個音響發燒友,追求完美的精神是永不停息的,所以必須:改!
綜觀目前國內的多媒體音箱市場,產品中縮水最普遍,也最嚴重的是電源,因為電源縮水能省的成本是最大的,但是電源對聲音的影響也是最大的。而電源的結構不外乎電源牛,整流橋,濾波電路,前級電源還帶穩壓電路,那究竟電源部分通?s水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電源牛,通常我們見到的有源箱電源牛第一感覺就是——牛好小!
其次,某些廠家會使用一些劣質元件,比如一些山寨廠的元件,或是一些假冒的元件,針對這些,發燒友能做的除了嘆息外,就只有一個字:換!但我要強調是,更換的元件不必一定使用高檔的補品元件,只需要使用正規大廠的普通品就可以了,至少是正品,品質上好比那些劣質元件好得多。例如,三諾這次的摩機產品N-45G內就使用了一個碩大的環牛,功率強勁,動力十足。
N-45G采用了千元價位中唯一的環牛
的確,有源箱的電源牛功率都是略有不足的,極少數的電源牛勉強及格,理論上來說音響的電源牛必須要有足夠的功率余量。而且,由于使用了質量較差的矽鋼片和較細的線徑,不光在大動態下捉襟見肘,同時發熱量也非常大。這樣一來,影響了聲音表現不說,還大大降低了安全系數。
再來說說整流橋,這個部分縮水的成分不大,但是如果可以的話,適當加大電流余量還是有必要的。然后是濾波電容,跟電源牛一樣,由于大電解的成本較高,因此都用上了容量較小,質量較差的電容。我之前甚至還發現有廠家使用假電容的情況,外面弄個大電容的殼,里面再裝個小電容,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在忽悠消費者,而廠家這種投機取巧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還是拿這次摩機大賽的產品N-45G來舉例吧,它采用的是兩顆50V日本進口的nichicon(尼吉康)10000uF電容,用料還是很厚道的。
當然,濾波電容也不是容量越大越好。現在有很多的摩友的做法很盲目,認為濾波越大越好,但是其實不是,電源是一體化的,并不是加大了濾波的性能就可以達到提升的目的的,如果電源牛和整流橋的性能跟不上,過份加大濾波容量對聲音反而不利。因為電容容量越大,充電時需要的電流就越大,時間就越長,當容量過大,電源牛和整流橋的供電來不及給電容充電,試想讓沒有喂飽的電容去給后級供電,怎么會有力氣呢?所以說濾波并不是越大越好,但是品質至關重要。
所以濾波升級一是適當加大容量,一般來說像LM1875輸出功率為25W,濾波用到4700UF就可以了;二是換品質較好的電容。對于前級電源如果是采用簡單的穩壓管旁路供電的話,有必要換成三端穩壓塊供電,也可以換成更好的電源,但是前提是必須控制好成本和操作難度。除了電源優化外,對于信號流程中的元件也可以適當優化,比如說耦合電容,直流反饋電容,可以換成高頻特性較好的固體電容,還有運放,如果是品質較差的運放可以適當升級,至于線材,除非很垃圾,否則對于多媒體箱子完全沒有換的必要。優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質改善音色,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成本,這步是成本最最容易超標的,所以任何的優化都必須基于成本考慮。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第一板斧 修正不合理的電路設計
- 第2頁·第二板斧 優化因為成本制約縮水的部分
- 第3頁·第三板斧 進行聲音的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