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非常看好。為了使廣播能夠和電視與互聯網競爭并在大眾傳媒業占據一席之地,全世界的廣播從業人員開始把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到廣播系統中來。于是數字音頻廣播(DAB,digital-audio broadcasting)便應運而生。
廣播數字化的進步
從廣播工程技術發展階段來看,音頻廣播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始于1920年的調幅廣播(AM)。調幅廣播由于使用的無線電頻段比較窄,能夠能過它再現的最高頻率只有五、六千赫,所以聽起來高音不豐富,音色也不太好。
第二階段就是始于1940年的調頻廣播(FM)。由于它的頻帶比調幅廣播的寬,所以再現的聲音高頻豐富、逼真。此外,它的雜音也較調幅廣播小。
第三個階段即數字音頻廣播階段。時下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數字電視機,殊不知,歐洲第一個廣播數字播出標準——尤利卡標準,卻早于電視的數字播出標準。數字音頻廣播的開發研究首先由歐共體發起,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成為國際電信聯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認可的地面數字音頻廣播系統。其次,到20世紀末,經國際電信聯盟認可的另一套數字音頻廣播系統已進入籌備試運行階段。這就是由世廣衛星集團(WorldSpace Corporation)推出的衛星數字音頻廣播系統。這套系統由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廣播上行站、數字接收機及地面控制運營網組成。這套系統具有傳播優勢和強大功能,并將在21世紀全球傳播領域中顯示出巨大威力。
數字音頻廣播的獨特魅力
首先,音質好。與傳統的廣播服務相比,數字音頻廣播能夠減少聲音失真,改善音質。數字廣播電臺所播出的聲音可與激光唱盤匹敵,沒有雜音和干擾。如果聽眾收聽到的是音樂或是歌曲,他們就會產生參加音樂會的真切體驗。
其次,電臺數量多、包含信息量大。由于數字廣播每個電臺所占用的頻帶非常窄,因而在同樣的可利用頻段中,它所能容納的電臺數量就多。另外,使用數字播音,同一個頻率上面可容納更多的信息。比如,廣播電臺將在播放普通調頻或者調頻廣播的同時發送數字信息。也就是說,使用數字收音機或者手持此類設備的人可以接收激光唱盤音質的數碼信號,而普通收音機的聽眾依然能夠收聽廣播節目。
再次,自主控制播放的進程。我們使用的傳統的收音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廣播電臺播放的內容,一旦錯過某一節目,便無法再次欣賞,除非電臺重播。但采用數字音頻廣播之后,情況就大相徑庭。數字收音機可能會永遠改變我們收聽無線廣播的方式。它可以及時地暫停和快進數字廣播節目。如果在節目中間來了電話,可以按一個鍵使節目暫停,當通話結束時再繼續。目前其他的娛樂平臺都有暫停、錄音和快進的功能,數字音頻廣播的出現也會使人們對傳統的廣播耳目一新。
最后,數字音頻廣播還有其他強大的功能,還可以對聽眾的情況進行監測,比如什么人在收聽以及他們在什么時候收聽,他們都在下載什么,他們認為播放的歌曲怎么樣等等。這一功能會使電臺能夠以最快速度改變他們的節目來適應聽眾的需要。一旦有了一臺便攜式的數字收音機,人們還將能夠看電影,讀新聞,下載游戲,以及更多。
從聽廣播到“看”廣播
目前,數字音頻廣播在世界范圍的應用也在日益廣泛,有36個國家已經采用或正在試驗和測試。歐洲16個國家已播出數字音頻廣播。1995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BC)首先進行了數字音頻廣播廣播。現在英國有10個國家級商業電臺和英國廣播公司電臺在提供服務,倫敦2.2萬輛出租汽車的大部分都裝備了數字音頻接收機,已經超過70%的居民可以接收數字音頻廣播。而德國則計劃在2010年關閉調頻廣播,徹底采用數字音頻廣播。在亞洲,新加坡是惟一能在全國提供數字音頻廣播的國家。而我國雖然在1996年也開始分別在北京和廣州進行數字音頻廣播試點工作,但一個明確的數字音頻廣播發展政策的缺位仍使全國的整體發展受到制約。
還有一種數字廣播系統也已經正在世界各地進行正式播出,這就是衛星數字音頻廣播系統。衛星數字音頻廣播除了具有與數字音頻廣播相同的優點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優勢。比如它的覆蓋面積大,任何地面廣播系統無法與之相比,尤其對以全球、全國覆蓋為目標的大臺來說更具重要性。它的投資和運營費用相對來說較低,其主要用于地面上行站的建設費用。它與全國調頻廣播網的建設投資比為1∶200,與全國調頻廣播網的運營費比為1∶100。另外,它的廣播節目可根據不同音質的播出需要從最經濟的角度任意選擇播出帶寬,如播出音樂節目,最高可選擇128K/秒的比特率,從而能得到CD般音質,對于一般的節目播出,則可選擇較低的比特率,同時各類節目帶寬選擇以至節目的編排組合可輕而易舉地完成。率先進入這一廣闊市場的是世廣國際有限公司、美國XM公司和Sirius公司等。前者是從事美國市場外的全球數字音頻廣播業務的衛星公司。
由于將來數字音頻廣播勢在必行,數字收音機或接收機的市場需求量會大大增加。美國消費電子協會在今年1月7日舉行的拉斯韋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的報告中說,衛星廣播用戶正以每年百萬以上的高速度增長,2003年美國只有150萬用戶,2004年增長到320萬,今年則將增長到550萬。負責英國廣播公司的馬修·班尼斯特說, 該公司的數字化收音機技術在英國處于領先位置。他還推測,在以后三年的調試階段,英國聽眾將達到該國總人口的60%。2001年日本廣播局與40多家生產廠商、相關公司等10日召開了發起人會議,成立了“數字收音機推進協會”,進入了廣播準備階段。世廣集團駐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表示,世廣集團將完全按照中國的規則正當地進入中國市場。若能順利進入中國市場,預期5年內世廣系統接收機的社會擁有量可達到500萬臺以上。(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