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五、GLV顯示技術
在投影機產品技術的發展中,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制造技術的成熟,液晶顯示器已被市場看好,逐漸成為投影機市場中的主技術流技術,目前不僅廣泛應用于用途攜帶式資訊產品用途,而且在高亮度、特大屏幕的影視投影用途中,也正逐漸取代傳統的CRT投影機。正因為看好液晶投影機在未來各種用途場合中的應用市場,美、日、韓臺等主要廠商,均在積極開發相關液晶投影技術,包括穿透式高溫多晶矽液晶顯示器(HTPS LCD)、數字光源處理器(DLP)技術,以及從去年以來頗受重視的反射式液晶(LCOS)技術。但這些液晶技術的投影機目前都有較大的遺憾,那就是液晶面板產品合格率偏低,量產有瓶頸,使用中燈源壽命偏短。針對液晶技術投影機的這些不足,美國斯坦福大學和Silicon Light Machine公司研發的專利技術"柵狀式光閥(Grating Light Valve),簡稱GLV技術,正逐漸受到業界的關注,未來將發展成下一代數字投影機的主流技術。
所謂GLV技術,原理和德儀(TI)開發的數字微鏡裝置(DMD)晶片有些類似,也是以微機電原理(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為基礎,靠著光線反射來決定影像的顯現與否;而GLV的光線反射元件,則是由一條條帶狀的反射面所組成,依據基板上提供的電壓,進行極小幅度的上下移動,決定光線的反射與偏折,再加上其反射裝置的超高切換速度,以達成影像的再生。
簡單來說,GLV裝置和多數液晶投影面板元件最大的差異點在于,不論是穿透式LCD、DLP或LCOS等現有投影面板元件,均是以「面」為顯示區域,而GLV卻是一線型排列的投影元件,再利用高速的掃瞄,達成面的影像呈現。以XGA(1,024×768)解析度為例,一般投影面板元件需在面積極小的晶片中,安排1,024×768個光線閘道控制器;而GLV卻僅要1×768個作動單位。從純理論角度來說,生產良率可以比LCD、DLP或LCOS等技術提升1,024倍,大幅增加元件的制造良率。
這一技術的顯著特點是圖像質量可跟標準的CRT-TV機最佳的圖像質量相媲美,批量制造的合格率較高,由于是使用激光器件做為投影光源,所以克服了燈源使用壽命短的缺點,亮度也可更高。
但目前這種技術的投影機的難點在激光源的量產技術還未突破,尚處于實驗室樣機階段,短期內尚無法取代現有投影技術,預計尚需3-5年的時間才可推出其商品化產品。據稱,這項柵狀式光閥投影技術還可用于高清晰度打印機,光纖通信,家庭影院與數字式電影院。GLV未來有機會形成對現有液晶投影技術的強大威脅。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DLP技術與其它技術的比較
- 第2頁·一、CRT顯示技術
- 第3頁·二、LCD顯示技術
- 第4頁·三、DLP顯示技術
- 第5頁·四、LCOS顯示技術
- 第6頁·五、GLV顯示技術
- 第7頁·六、LCD(LCOS,PLCD)技術與DLP技術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