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視頻會議隆重登場,但是由于效果不佳,沒有人認為它有一天可以取代已經使用了快一個世紀的電話。直到1970年,AT&T才推出了視頻電話的服務,但是由于圖像難于辨認,購買和使用費用高,并不為大眾看好。隨后,Ericsson展示了橫跨大西洋基于LME的視頻電話,一些公司開始注意到它的應用潛力和商業價值,愿意在技術和資金上做投入,視頻會議開始了它的小規模發展。1976年的Network Video Protocol (NVP)和1981年的Packet Video Protocol (PVP),共同促進了視頻會議走向成熟,雖然實際的產品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應用也只限于少數公司的內部。
在此期間,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于1976年建設了東京和大阪之間的視頻會議系統;IBM于1982年采用48Kbps的通道將日本公司連接到了內部的視頻會議系統之中,用于每周與美國總部之間的商務會議。這兩個事件極大的促進了視頻會議在軟件和技術上的發展。
90年代中期,視頻會議正式進入中國,當時的郵電局采用CLI產品開始搭建基于專線網絡(E1)的視頻會議系統,并首先服務于國務院和各省級政府部門。2-3年后,各地方郵電局、擁有衛星、微波等線路資源的廣電、鐵路和電力等單位開始上馬視頻會議項目,走在了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辦公的前列。
1996年11月,H.323協議的正式發布標志了視頻會議另一個時代--- IP時代的來臨。在同一年,Microsoft推出了Netmeeting,這一采用PictureTel的LiveSharePlus技術的產品正是瞄準了這一市場,并且應用效果良好,因為它很快便有了支持視頻的版本。
隨著國力的增強和通訊及時性的要求,國內視頻會議緊跟國外的發展步伐,開始穩步發展。但是由于國內的互聯網和企業網建設仍然落后美國一截,在2003年以前,系統建設仍以H.320為主,使用傳輸手段包括ISDN、衛星、DDN、Frame Relay、ATM等。同時由于傳輸網絡的使用費用較高,而且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不夠高,導致視頻會議行業發展緩慢。
隨著網絡普及化的發展,網絡通信費用大幅下降。2000年以后,H.323視頻會議系統趨向成熟,設備價格也較H.320系統有不少下降,使得許多中小型企業、三級城市也具備了建設自己視頻會議系統的能力。但是,普通大眾對視頻會議仍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2003年的非典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卻創造了視頻會議進入大眾市場的機遇,成功將視頻會議推入了大眾的視線。據統計,非典期間已部署視頻會議系統的單位,系統使用頻率驚人。至此,國內視頻會議發展熱潮終于到來了。
2006年,視頻會議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高清視頻會議走入了用戶視線,各大廠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視頻會議解決方案。2008年,奧運會正式采用高清信號進行直播,高清成為行業內最流行的名詞。業內廠商紛紛瞄準商機,大打高清牌,高調宣揚高清時代的來臨。
隨這著科技的的不斷進步,技術的不斷成熟,尤其是3G技術的推廣發展,視頻會議行業開始進入了多元化發展。3G牌照的發放使得智能和移動開始與高清同步而行。同時,IP化的視頻會議開始高調發展。
進入2010年,三網融合成為業內提及頻率最高的詞語。“三網融合”概念的提出及推進,引領視頻會議從單一走向融合,為視頻會議稱為主導的交流溝通方式奠定了基礎。
視頻會議的發展現狀
目前,視頻會議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已經成為了信息化的一種代表。行業發展的火熱,催生了高清、智能、融合等多個發展方向的火熱。那么視頻會議行業發展定位明確的前提下,目前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
行業整體發展處于“嬰兒期”,替代傳統交流尚需時日
視頻會議在國內的發展尚屬初級階段,無論在發展上還是在應用上都存在著眾多問題。首先,在應用上,目前視頻會議的應用大都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視頻會議溝通是中斷的,從而形成了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這不僅對視頻會議的價值利用大打折扣,而且對于企業的現實快捷溝通也產生巨大的影響。另外,行業的整體發展上行業標準缺失,過于雜亂。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視頻會議行業的巨大經濟利益引得眾多企業染指。生廠商如雨后春筍,運營商、國外廠商紛紛搶灘,各種品牌的設備五花八門,然而由于沒有嚴格的行業標準,使得質量參差不齊,讓用戶望而卻步。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目前,整個視頻會議行業都打視頻會議將取代傳統的溝通方式,成為遠程溝通的主要方式這張牌。然而,據相關人士分析,就目前形勢來看,這條路還很漫長。國內視頻會議應用業務功能單一,大部分僅僅限于會議室內的應用,因此視頻會議的用戶主要局限于企業、政府等機構,而普通大眾個人使用幾乎是視頻會議的真空地帶。如果傳統視頻會議要想成為主導交流,那么個人領域的普及是必不可少的。隨著3G的普及以及三網融合的推廣,視頻會議將逐漸走出會議室,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這需要一定時間。另外,視頻會議,尤其是軟件視頻會議雖然成本已經有所下降,但是價格仍就不菲,對于大眾來說依舊是陽春白雪。
視頻會議軟硬結合趨統一
當前視頻會議分為軟件視頻會議和硬件視頻會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網絡條件的限制,很長一段時間里軟件視頻會議都處于附屬地位。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近幾年來軟件視頻會議后來居上。在視頻行業領域,硬件視頻會議一直以其優質的效果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昂貴的價格趨勢其發展的重大障礙。而同時,較低的成本正是軟件視頻會議得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因。曾經,較差的畫面效果一直使用戶對軟件視頻會議望而卻步,抑制其發展,但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這一問題已得到了解決。
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帶寬資源變得豐富,網絡傳輸的效果日益完美,網絡資費不斷下降,打破了視頻通信傳輸上的瓶頸,使得軟件視頻會議不僅在價格上優勢更加明顯,而且使用質量上也可與硬件相媲美。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得以廣泛應用于遠程教育培訓領域,而不再局限于商用領域。軟件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引得許多硬件為主的廠商也紛紛染指。如思科,作為視頻會議行業的知名企業,據了解,近來思科的發展重點將由硬件像軟件轉移。硬件設備廠商的加入,必然將硬件的技術融入軟件,使得硬件與軟件不再涇渭分明,趨于統一。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