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思科正式宣布已完成對視頻會議系統廠商騰博(Tandberg)的收購。對于這筆高達33億美元的交易案,通訊及IT業內人士充滿了各種猜想。
作為同為全球高端視訊行業解決方案廠商,思科和騰博的淵源其實并不“長”。騰博是全球視頻會議系統市場的領導品牌。思科雖然近年一直致力于推動以網真為代表的高端視頻會議系統產品的應用,但是其在市場占有量上與騰博差距頗大。
收購騰博,作為全球“網真”概念的主打廠商思科而言,看重的應該不是“技術”或者“品牌”層面的價值。有分析認為,客戶群是騰博能夠帶給思科的最直接的金礦。
然而,倘若思科真的是垂涎于騰博的客戶群,這豈不與思科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廠商、網絡通信系統供應商擁有的更為巨大的客戶群發生矛盾嗎?
思科騰博交易歷盡險阻,最終成真,思科背后真正的目的在于哪里呢?思科新興技術業務集團高級副總裁馬辛.德比爾(Marthin DeBeer)先生的表態透露了其中的不宣之密:思科此舉不僅著眼于網真這樣的下一大視頻會議系統,更著眼于思科整個協作產品線——通過視頻和面對面的協作,讓商務流程更具效率。
同樣是在四月,國內視頻會議市場的領軍品牌華平也正在醞釀大動作:創業板上市。而其自此IPO資金的核心用向也是“全媒體多業務協同的統一通信”業務的拓展。此前,IBM聯手全球另一家視頻會議巨頭寶利通,也表示出希望以視頻通信為中心重整包括商務和家庭多種協同業務在內的“生活和工作”流程的產業愿景。
某種意義上,思科對騰博收購的本意,還是在于數年前已經火爆過一陣子的“統一通信”概念。只不過這次多了高清、網真和更多桌面業務。思科此項收購更為重要的意義是打開了思科網真系統局限于會議室高端應用瓶頸,為思科以企業網業務、骨干網業務為中心,提供面向協同辦公的企業級或者運營級系統解決方案打開了大門。
這一的業務領域不僅對于思科而言具有創新性,甚至對于騰博而言也具有創新性的調整——均不是二者的傳統強勢業務。不過,這一業務的拓展恰恰需要思科在企業網、骨干網等方面的深厚積累和藤博在視頻通訊業務上的深厚積累。
簡而言之,此次收購顯然是雙贏的格局:兩大巨頭互補的業務優勢共同構成了拓展新業務模式的技術、用戶群、市場理解等多個層次的產業基礎。真正令思科動心的不是騰博的視頻會議業務,而是在此基礎上蘊藏的企業應用協同業務。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IT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