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求個性化的今天,“街車”和“撞衫”一樣成為沒有特色的代名詞。一些車主為了平衡對主流品牌車型的信任和對個性化要求之間的矛盾,多采用個性化加裝車輛配置的方法打上自己的專屬標簽,而一些愛好汽車的人士更是對自己的愛車進行五花八門的改裝。2008年的新版《機動車登記規定》為機動車改裝打開了方便大門,但最近深圳新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加重了兩項非法改裝的懲罰,讓不少業內人士多添了幾分憂慮。
改裝行業正朝深度發展
汽車改裝文化源于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是為了提高賽車的機械性能,但是隨著汽車的普及,在一些賽車運動發達的國家,汽車改裝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文化,在美國和日本等國,汽車改裝業已經發展成為一項龐大的產業。深圳由于比鄰香港,受香港汽車改裝文化影響,接觸汽車運動或者汽車改裝活動比較早,加之深圳經濟水平較高、汽車市場發展較為成熟,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汽車改裝。因此,深圳汽車改裝業發展迅速,已經開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改裝車和改裝用品市場。
在改裝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各類大小規模不等的改裝店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據專業從事汽車音響改裝的某品牌連鎖店負責人介紹,目前深圳各種汽車改裝店至少在三千家以上。“如果寬泛一點理解,算上那些兼營汽車美容和普通改裝的店,這個數目可能還要翻倍”,這位負責人表示。
這位負責人所述的“寬泛一點理解”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改裝程度。有上海大眾深圳經銷商售后服務經理介紹,汽車改裝可以分為常規改裝和專業改裝。目前流行的汽車改裝主要集中在加裝賽車風格的“大包圍”、改裝開孔引擎蓋等幾個方面。而內飾則主要是車內音響、座椅的改裝等,此種改裝可稱之為常規改裝。
而相對應的深度改裝則是近年來深圳汽車改裝市場發展的另一個階段。改裝者會根據車型的具體技術情況,裝飾個性化燈光、換裝發動機、改裝動力系統、更改儀表盤、改裝懸掛或剎車系統,此種改裝可稱之為專業改裝。目前深圳改裝市場主要還是以經營改裝用品為主,不少私人車主自行購買改裝用品在改裝店改裝。“常規改裝由于技術含量低,在一般小改裝店都可以做,很多汽車美容店、甚至汽車店都多少有些改裝的服務。而專業改裝專業技能要求高,價格昂貴,只有在專業店改裝”。該售后經理進一步介紹說,隨著車友對汽車知識了解的增加,改裝的需求往往不再局限于改改外觀內飾,因此專業改裝店近年發展尤為迅速。
專業改裝夾縫求生
吳先生的專業汽車改裝店本計劃本月在南山開業,但這一計劃因為深圳新交通管理法規的頒布或將延遲。“專業改裝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吳先生無奈表示。據記者從梅林路一帶的走訪情況看,專業改裝店近日的營業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去年是常規改裝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的業務也是從去年開始轉型到專業改裝”,梅林路一家專業從事四驅改裝的汽車俱樂部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向記者介紹。據介紹,2008年公安部對《機動車登記規定》進行修訂是改裝行業發展的一大契機,該規定對機動車改裝方面的限制有所放寬。新規施行后,車主想改變車輛的顏色、更換發動機、車身或者車架,無需到交警車管部門申請了,只需在變更后到車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即可。這一新規可以說是為常規改裝大開方便之門。
在此影響下,常規改裝市場迅速擴張,除了專業改裝連鎖機構以外,不少路邊店也加入改車大軍之列,使得這一部分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利潤也不斷下滑。在此背景下,不少早期從事改裝行業的改裝店進入較高技術門檻的專業改裝市場。
但與常規改裝“政策松綁”不同的是,專業改裝市場自汽車改裝業興起以來,由于汽車改裝政策不明晰發展而遇到不少阻力。因為涉及動力等方面的改動,各地對專業改裝車限制的統一口徑是,“改裝車存在安全隱患。”與國外改裝行業成熟的市場相比,中國目前還缺乏相應的檢測機構能對汽車產品改裝后進行專門的權威檢測及試驗。因此,政府在急于整治市場的情況下,也就不得不采取緊縮的限制政策。進而使得本該在陽光下的改裝行業漸漸走進灰色地帶,安全隱患不降反升。
身處改裝市場發展前沿的深圳在此次新交通管理規定頒布之際,對專業改裝實行了緊縮政策。根據新《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規定,“駕駛改變、加裝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燈光裝置、動力裝置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扣留機動車,責令消除違法狀態,收繳違法裝置,對車輛所有人處兩千元罰款,對非法改裝的單位或者個人處一萬元罰款。”
在新規實施后深圳警方的首次“獵虎”行動中,一個晚上處罰了非法改裝燈光15宗。這意味著,這15輛非法改裝燈光的車主,不僅要被扣車、花錢將車燈重新改回去,還要支付2000元罰款。據悉,新規一周來全市共計查獲各種機動車違法行為33688宗。其中非法改裝燈具和夜間違法使用遠光燈566宗,成為遭查處的最常見的違規行為之一。
“燈光和動力,是專業改裝的兩項基本項目,基本上占到我們業務的七成,新規對管理專業改裝很有針對性”,一位不愿吐露姓名的專業從事高檔車改裝的車行負責人介紹。據悉,到專業改裝店進行改裝的車主,幾乎都會要求對燈光和動力進行改裝,尤其是燈光改裝,幾乎是這一類車主的必選項目。在這一新規之下,該服務項目幾乎是一夜之間停頓,據該負責人介紹,最近改裝店內人氣急劇下滑,偶爾有到店咨詢的客戶,一般也是問問能不能將原來改的燈光或動力部分再改回去。
改裝業仍缺相關行業標準
“一些路邊店違規濫改,攪亂了整個改裝行業,可能也是這次新規整治的重點”,這位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有些用戶一味追求速度,非要給小車換上大功率的發動機或者加裝提升功率的裝置,而一些地下改裝店只為贏利,什么發動機都敢往里裝,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可能是管理部門‘痛下殺手’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擅自改裝的氙氣燈有個致命弱點: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去用強大的電流將其激活,而在這一剎那間,車禍隨時可能發生。此外改裝氙氣燈的燈光過藍,太藍的燈光穿透力就差,遇到下雨天會造成駕駛視線不清晰,易發事故。而如果改變發動機功率,那么必然會涉及到變速箱的改動,進而可能還需要改動剎車和輪胎進行配套,這樣一來整車安全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有些車主為了追求速度感以及發動機的轟鳴效果進行動力改裝。還有車主只是單獨追求汽車馬力,不考慮整車的協調性、操作性,在性能上、安全上不太注重,其駕駛技術控制不了超大馬力的汽車,會造成很多安全隱患。國外有統計數據表明,改裝過動力系統的車出現車禍后人員傷亡幾率要遠遠大于普通車輛。
“我們也非常贊成政府加強對非法改裝的管理,畢竟這是對駕駛員人身安全的保護”,多位專業改裝店負責人接受采訪時一致表示。“從某些方面來說,如果是合理安全改裝,其實是加強了汽車的安全性。”也有改裝店負責人表示,“改裝這樣專業的問題,最好有專門的法律和國家、行業標準來進行細化。國外改裝業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他們有完善的法規體系。汽車改裝需要商家、政府和媒體的正確引導。希望相關管理部門能夠更加支持合理安全的汽車改裝,最好不要一刀切”。
各方聲音
[車主]
陳先生:改裝改壞了心態
其實大部分看上去改裝過的車,性能并沒有提升,關鍵是車輛駕駛者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不再覺得自己是在開家轎了,而是駕駛一輛專業級的賽車,于是起步可以肆意地大踩油門,很多平時想都不敢想的危險動作。拋開改裝車安全問題不談,很多情況下,改裝車確實是改壞了駕駛者的心態,這才是危害最大的。
劉先生:治理改裝勿“一刀切”
對那些危害安全的,特別是改了電路、底盤系統的改裝應該嚴禁,還有改裝強光大燈的也要嚴查,但是其它一些僅僅是為了美觀的改裝不應該也遭到嚴查。而且真正玩改裝的車友,會對安全性能非常重視,動力改裝之后,制動也會升級的,安全性能可能不但不會下降反而還會增加。所以說即使是動力改裝,安全危害也不一定比改個天窗要差,治理改裝要看具體情況。
[商家]
改裝店負責人halin:管理配套需要完善
改裝行業的發展說明車主有個性化的需求,但是我們國家目前的法規和技術標準等配套的發展遠遠跟不上這種需求的增長速度。在日本,每一輛改裝車在上路前,都必須去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檢測,一旦技術檢測合格的話,就允許上路。就不必像我國這樣年檢的時候出現諸多的麻煩。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部門,對改裝的一刀切管理,受損的是整個行業,而且并不一定能完全杜絕非法改裝,反而多出一些安全隱患。
改裝店負責人吳先生:治治更健康
這次的新規對改裝處罰不僅要罰車主,還要罰改裝單位,這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打擊一些路邊店,以前一些路邊店沒有什么顧忌,車主要求怎么樣改就怎么樣改,有些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因為沒有相關的法規對這些店進行處罰,所以這樣濫改還是有一些市場,如果新規定能落實下來,對這些一無資質二無責任心的店是個打擊,從這個意義上說也是推動改裝業健康發展。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