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6 兼容性
多年來,由于國家標準的滯后,會議系統行業中各廠家的紅外同傳系統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各自為政,各廠家生產的同傳系統的載波頻率不同,調制方式也不同,這便造成了各家產品無法兼容,往往業主購買了某個廠家不兼容的系統后,如遇到大型會議的時候就束手無策,因為難以租賃到相同標準的產品,欲增加產品也只能去找原廠家。這樣造成了業主花錢投資后無法開展大型業務,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此外系統的擴展性也受到限制。
GB 50524-2010參照國際標準IEC 61603-2和IEC 61603-7,明確規定數字紅外同聲傳譯系統應采用DQPSK調制,使用的調制載波頻率(中心頻率)范圍為2MHz~6MHz,并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副載波編號及副載波頻率
模擬紅外同聲傳譯系統應采用FM調制,使用的調頻副載波頻率(中心頻率)范圍為2MHz~6MHz之間,并應符合表3的規定,相鄰通道副載波中心頻率的間隔應為200kHz,最大頻率偏差應為±22.5kHz。
表3 通道編號及副載波頻率
GB 50524-2010將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的調制方式和調頻副載波頻率進行了規定,今后各廠家的紅外同傳產品就可以相互兼容、交叉使用了(模擬紅外產品與數字紅外產品不能兼容)。
對于標準在兼容性方面的規定,會議系統廠商必須認真應對,對于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產品應進行改造升級,采用標準中規定的調制方式和載波頻率等要求,確保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中的兩種系統的一種,而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必將被市場淘汰!
參考文獻:
1. IEC 61603-1: 1997,Transmission of audio and/or video and related signals using infra-red radiation – Part 1: General【S】.【S.1.】:IEC,1997.
2. IEC 60914:1988,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ference systems【S】.【S.1.】:IEC,1998.
3. 國家技術監督局。GB/T 15381-1994,會議系統電及音頻的性能要求【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
4. 張飛碧. 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及其技術發展【J】. 電聲技術,2005(12):77-78.
5. IEC 61603-7: 2003, Transmission of audio and/or video and related signals using infra-red radiation – Part 7: Digital audio signals for conference and similar applications【S】.【S.1.】:IEC,2003.
6. IEC 61603-2: 1997, Transmission of audio and/or video and related signals using infra-red radiation – Part 2: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audio wide band and related signals【S】.【S.1.】:IEC,1997.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1、引言
- 第2頁·3 淘汰了BAND II頻段的紅外同傳系統
- 第3頁·4 順應低碳經濟、綠色發展方式的潮流
- 第4頁·6 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