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中秋美文]之---月亮從英特網上升起
“每逢佳節倍思親”,逢年過節親人團聚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今年又到中秋月明時,多少詠秋詩詞在腦中浮現,我獨衷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大多數的人都傷感于離情別愁,蘇軾則悟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哲理,對于生活的無奈,則應從好的一面去想,只要大家身體健康,相距再遠,月光會把親情傳遞。
蘇軾的時代不知道地球有東西兩半,南美洲與中國有11個小時的時差。我家鄉的明月照九州之時,阿根廷正是紅日當頭。(季節也相左,中國立秋日是阿根廷的春節)南美洲的華僑,多少年來不能與中國親友,中秋佳節共”嬋娟”,成為一件遺憾的事。
今年農歷八月十三,我開車去布誼諾斯愛麗斯農場買了兩只大肥鴨。宰好拔毛洗凈,再把鴨血加醋(不疑固)加糖裝進塑料瓶,帶回首都家中冷藏保鮮。我家要正正規規過一個中國式的中秋節。
近幾年,隨著涌入阿根廷的華僑人數的增多,聰明的中國人也沒放棄華僑的消費市場,加工出了中國南北東西的各種家鄉小吃,光月餅就有京,滬,粵,閩,桂,川,臺灣共八個品種。另外春卷,油條,哈爾濱大麻花,米粉,切粉(板條),各式糕點,燒鹵臘味一應俱全。只要你肯下廚,中國菜肴作料全有供應。
我家離唐人街遠,出國時間比較早,兒子在外國學校長大,食物已基本西化。今年中秋籌備一頓豐富的家鄉宴席,是有一個特別的聚會,住在中國的八十二歲的岳母及親友與布誼諾斯愛麗斯的我的三口之家,舉辦英特網中秋團園宴會。
我做的萊有:醋血藕片鴨塊,粉蒸牛肉,松子魚,白切雞,鹵菜拼盤花生仁加無鉛皮蛋,香芋扣肉,炸春卷,鑲油豆腐,麻婆豆腐,臘肉炒芥藍,炒油菜,鯉魚戲珠(鵪鶉蛋)。
記得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我在布市的家種有兩棵四季桂,于是我采集桂花加糖制成桂花蜜,再與糯米酒合釀成 桂花蜜酒,點心有廣式月餅,水果有柚子,柿子,西瓜,桔和香焦。
當我擺上這一桌宴席,倒滿杯中的桂花蜜酒后,與中國家庭的中秋宴席無任何區別,只是要將餐廳的窗簾放下,不然阿根廷春日的明媚陽光,就會先爬上俺做的佳肴美酒上留連忘返了!
農歷八月十五,北京時間21點,阿根廷時間上午10點。電腦音箱傳出了喜慶熱烈的鞭炮聲和小孩大人的喧嚷聲,中國和阿根廷相距三萬公里的同一個家,心貼在兩面21英寸的液晶顯屏上,人乘著寬頻,仰望著同時在英特網上升起的一輪明月,含淚飲下了一杯又一杯的甜蜜蜜,暖心肺,卻無法醉去的桂花蜜酒。
我的82歲高齡的岳母,不知講了多少回古訓,“父母在,不遠游”,勸我們回國定居。可我們也有了孩子呀!他的人生和事業在國外,才起步,我們顧了東顧不了西,“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像一盤石磨,壓抑了我的心快20年!
如今,這科技的飛躍發展,祖國的日新月異,讓我們在有生之年,乘上了幸福快車,遠足的游子與年邁的母親,分分秒秒處在零的距離相親相依,那些離愁悲歌和古訓,可以從人類的字典中,永遠的刪除!
岳母舉起家鄉的月餅,呼叫著我的小名,“夢云夢云,吃月餅吃月餅。”我趕快放下酒杯,拿起一角月餅敬老人:“我有我有。你老也吃也吃!”
老人的女兒我的太太說:“媽,夢云喝了酒又做了一個星期的菜,很辛苦的。先讓他吃點菜!”
老人說:“先吃餅先吃餅!團團園園過中秋。電視里的月亮為證,我們祖孫三代永不分…….呸呸呸!團團園園在一起!快拍照….”
大家都急了,怕老太太急暈過去。吃月餅啦,喝酒啦,吃柚子啦忙了一上午和一夜!
我醉眼朦朧,身子飄游,萬籟俱靜,只見巨輪般的明月從屏幕上升起,越升越高,掛在中天,俯視大地,又輕輕地飄曳著縷縷銀絹,把我的心和所有人的心揉搓在一起,還有桂花的清香四處飄溢……
明月是從英特網上升起了,但是英特網還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未能普及。例如中國的廣大鄉鎮,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相信我能見到那一天,尤其是中國的農村!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內容導航】
- 第1頁·[中秋美文]之---月亮從英特網上升起
- 第2頁·[中秋美文]之---又到中秋,我想起了1977年的一塊月餅
- 第3頁·[中秋美文]之---奶奶的中秋糖餅
- 第4頁·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