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化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演藝市場作為文化產業古老而傳統的形式,在形式、規模、數量、效益等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理所當然,演藝市場的繁榮也為國內演藝設備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文化產業大發展 演藝設備企業機遇挑戰并存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驅動下,各地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果。以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為特征的文化產業,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各地區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文化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演藝市場作為文化產業古老而傳統的形式,在形式、規模、數量、效益等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理所當然,演藝市場的繁榮也為國內演藝設備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各方政策出臺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2009年國務院審議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首次將文化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
2010年,國家9部委又聯合推出《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為金融與文化產業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撐。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2011年1月,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保監會、文化部又聯合下發《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細化了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
各地政府政策資金助力演藝市場百花齊放
“十一五”期間,山西全省11個市均制定了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共設立發展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近2億元,著手打造文化產業項目123個、文化產品96個。去年1至8月,山西省市兩級投資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達170多億元。
伴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鼓點,遼寧吹響了建設文化大省的號角。5年里,芭蕾舞劇《二泉映月》,話劇《父親》等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遼寧成為全國唯一5次折桂國家舞臺藝術10大精品工程的省份。
作為首批“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之一,幾年來,廣東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共獲國際性、全國性重大藝術獎項178項。多部作品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30強。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文化產業大發展 演藝設備企業機遇挑戰并存
- 第2頁·文化產業快速增長各地經濟發展添新亮點
- 第3頁·準確定位 查找問題
- 第4頁·演出市場向北方城市蔓延 范圍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