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三、發展趨勢
(一)研發高檔音響器件
在我國“十一五”音響發展規劃中,首先明確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的起因、作用、重要性和前景。即“隨著電子整機向數字化、高頻化、多功能化和薄、輕、小、便攜式的方向發展,電子系統向網絡化、高速處理、高速傳輸和寬帶的方向發展,也為了適應信息戰,信息裝備的武器化和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的需要,同時整機市場還呈現出市場成長快、普及進程快、市場壽命短、更新換代快和國際化等新的特點,這些都必須要有新型電子元器件的支撐,而且也刺激了新型元器件的開發及其產業化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元器件進人一個以新型元器件為主體的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因此,只有支持新型元器件的發展,才能實現我國信息產業和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按照新型電子元器件的定義,高檔電聲器件必須具備“能夠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促進電子技術和整機更新換代的新一代電子元器件”的作用和特征。而不是簡單的性能高,所以它不是通常所指的“發燒友”電聲器材。首先它要為數字化、網絡化電子信息整機和系統配套,有市場、有產業化規模。初步確定包括:
①通信用小型、寬頻帶電聲器件和組件——主要是移動通信網絡系統和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系統所用的送受話器、揚聲器、聲響器、耳機話筒組和駐極體電容傳聲器。
②數字式等新型電聲器件實用化。移動通訊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激光和數字式通信電聲器件直接應用于數字式設備,這可省去 AD&DA轉換優勢是十分明顯的。PVDF壓電新材、平板(PANDL)換能器不斷涌現。移動通訊用送話器逐漸被性能更優的駐極體型傳聲器替代,新型MEMS麥克風的體積更小、性能更優,將在電聲領域誕生出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一代產品。
③數字化音頻視頻產品配套用高檔電聲器件。人們物質生活水準的上升,必然引起對音樂文娛生活的追求,對音質的要求也會逐步提高。作為音響系統中的始終端設備—傳聲器和揚聲器(揚聲器系統)對音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專業錄音級、家庭錄音(半專業級)電聲器件會很快提到議事日程,據了解北京市目前已有幾百家錄音棚,西方國家家庭錄音已很普及。這是一個電聲器件企業可以開辟的新場所。數字廣播的普及,音頻信號的優良化使聲信號源的質量大大改善,從而對揚聲器、耳機等電聲器件性能的提高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電聲企業必須適應這種新技術的發展趨勢,研制生產出新一代的揚聲器、耳機等產品去滿足用戶的需求。中檔偏上水平的電聲器件是我國電聲器件企業的優勢,而且國際市場又用量較大,抓住這個市場機會,促進專業、準專業電聲器件的研制生產,是國際市場給予的一個良好機會。
④汽車音響用高檔揚聲器。汽車揚聲器仍將向長沖程、大功率、高靈敏度、寬指向性、低失真方向發展。就汽車超低音揚聲器來說,歐美國家將12英寸超低音做到單向振幅50mm、功率2000W甚至4000W、靈敏度超過100dB,其寬指向性可使聽者全身感受到低頻而非聽出來的低頻。綜觀其結構可發現,其在磁路設計和振膜材料方面均有較大的突破。
從上面可看出,這些高檔電聲器件是為我國重點發展的網絡化、數字化產品和汽車電子配套的,是為支柱產業配套。隨著這些電子信息產品的成長和普及,相應的電聲器件產品就會有大的市場,必然要形成更大的生產規模。近年全球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產業規模已大大超過傳統的 AV 設備產業規模,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用戶已幾倍于傳統 AV 使用者,普及和更新更快,已經成為電聲器件產品的最大用戶,要求高,促使相應的高檔電聲器件技術、品種和產業規模處于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產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這必然將帶動電聲器件產業進人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
(二)從基礎抓起
① 從材料、零部件抓起。要重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如振膜等的研制和生產。要善于使用新材料、新結構的零部件。還要重視材料、零部件性能和尺寸的一致性。要注意外觀質量。
② 在產品研制過程中要做好與人體工程、語音學、語言學、建筑聲學和美學的結合。
③ 要注意和整機設計者溝通,盡可能主動地考慮相應的機殼材料、結構、腔體的聲學效應。
④ 要推廣 CAD 、 CAM 、 CAG 。
⑤ 嚴格工藝,注意膠粘劑的使用;重視新夾具、新工藝設備的研制和推廣。
⑥ 企業管理要走信息化。
(三)從提高產品品質入手,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我們的中低檔產品已經達到國際水準,“中國喇叭水貨多”的呼聲再也聽不到了;但是,中高檔產品的差距仍然存在,主要是設計思路不新,基礎材料落后,品質缺乏特色。縮小與消滅差距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在專業化協作的條件下,零配件企業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希望他們在提高零件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上狠下工夫,把技改的重點從擴大規模轉向提高品質,充實科技隊伍,建立研究機構,聘請國外專家,跟上國際潮流。裝配企業要在裝配工藝上多下工夫,象國光和真美那樣“全員管不良”、“不良品 1 % ”。幾家主要的國有企業要努力開發自己的特色產品,發展自己的特色零件,做到“同行沒有的我有,外國沒有的我也有”。這幾年,很多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很快,取得的進步令人欣喜。但是,應當看到,產品品種變了,口徑大了,絕不等于上了檔次。“上檔次”的根本含義是把產品做精,內在性能好,技術含量高,而且具有獨創性。我們千萬不要在產品結構略有調整之后就停步不前,更不要把新領域的新產品做“粗”做“濫”。
(四)培育創新精神
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永恒主題,更是中小企業的立身之本。要充分認識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增強企業的創新意識,使創新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要不斷探索符合市場規律、體現企業優勢、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發展道路。依據《電聲行業“十一五”規劃》,制定本企業發展規劃,突出科技創新,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究開發,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品,在全行業推廣先進的電聲器件設計軟件和電腦測量技術,采用先進的制造技術,建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積極發展技術含量高、具有競爭力的特色電聲產品,以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改變我們行業目前 OEM訂單為主的現狀,要培育自我品牌,大力提高我國電聲產品的知名度,打出我們行業的名牌產品。用10年左右的時間,積極推進科技體制創新,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力爭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大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特別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實現創新型行業努力奮斗。
(五)制定全球發展戰略,開創世界電聲音響史上的“中國時代”
高舉科技興業的大旗,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使產品品種規格沿多元化多層次的方向擴展。實現專業電聲器件、通信電聲器件和汽車音響電聲器件達到國際水平;電容傳聲器、手機用微型傳聲器和微型揚聲器、擴聲用專業揚聲器(包括揚聲器系統)進入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堅決貫徹以客戶的要求為產品標準的原則,加快ISO-9000,ISO-14000,ISO-18000及QS-9000等國際質量安全環保標準的認證工作,提高產品的一致性。繼續實行“上檔次從零件抓起”的方針,提高和完善以專業化協作為特征的行業組織結構。鼓勵有條件的裝配企業,保留精干的零部件研制開發力量,生產自己的專有零件,追求產品的個性化。在全面多方位滿足國內各領域需求的同時,繼續發展面向國際大市場。提倡出口地域要全方位,以遠洋為主;出口產品要多層次,以中檔為主;出口形式要多樣化,以自營為主;出口客戶以國外大公司為主的方針,以適應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趨勢。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真正使我國音響行業變大為強。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