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耳機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把音源和耳機融合在一起,僅需要一只耳機就可以完成整個音樂的回放過程。這其中,包括了耳機、音源、電池、控制按鈕等部分,省略了連接、攜帶音源等步驟,大大簡化了用戶的聽音過程。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這種一體式耳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不僅僅是簡化聽音過程這么簡單,而且整個聽音的固定模式也正在遭到挑戰。
一體式耳機長啥樣?其實,一體式耳機只是目前提出的一個新的產品類型而已,并不是個新鮮產品,已經曾經也出現過市場。就像索尼推出的W252MP3播放器,這種把耳機和音源融合在一起的產品就可以稱得上是一體式耳機。只不過,索尼W252是把耳機集成在了MP3上,而現在我們說的是把音源集成在了耳機上,并不單單是MP3。
就在我剛看到索尼W252之類的產品時,只是感覺索尼超凡的創意,竟然能把音源和耳機破天荒的組合到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產品,僅此而已。通過后期的銷量來看,索尼W252MP3完全逆勢而上,一來利用索尼的品牌優勢,二來超強的產品創意確實吸引用戶的眼球,使得此類產品短時間內成為最為火爆的MP3銷售單品。
本以為,這只是大廠的噱頭炒作,并不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流,畢竟這種一體式的產品并不是每個用戶都可以接受的。但進入2010年末,雖然三諾發布全新的SD-MP3耳機產品后,一體式耳機這一概念再次被提上來:原來,一體式耳機產品還可以這么做。
不僅僅是三諾跟進了這個市場,而且中諾基也推出了屬于自己的一體式耳機產品Z-W89后掛式MP3。突然之間,似乎整個一體式耳機市場呈現出“一觸即發”的戰前氛圍。一體化耳機將終結MP3?
前面我們說到,一體式耳機很好的將耳機和音源集成在一起,也就是省略了我們傳統的MP3部分,只需購買耳機就可以完成歌曲的欣賞,對于用戶來說是一種簡化過程,并且整個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如此看來,一體式耳機要終結MP3產業?簡單的這么說,確實顯得草率,還是先讓我們來看看一體式耳機到底是什么樣的吧。
先用三諾的SD-MP3產品舉例:從產品型號上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款帶有插卡功能的耳機,將直讀MP3的功能帶到耳機上,這在國內產品中尚屬首次。除此之外,SD-MP3耳機還附帶FM調頻收音機,內置鋰電池更是達到連續8-10小時的供電能力,內置的40mm振膜也保證了耳機的低頻水準。
從參數上來看,這就是一部可擴展內存的MP3,只是這部MP3的體積很小,小到足以放在一款頭戴式耳機上,并且它還支持8-10小時的電池續航。如此一來,用戶只需要購買一只耳機,剩下的音源挑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過有些網友要說了,這種一體式耳機的造型有些呆板,似乎模具也不夠精細,功能方面也不是想象的那么豐富......我們要說的是,這僅僅是一個工程樣機,它的產品類型是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改變的:耳塞式、頭戴式、后掛式等,外觀、顏色都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是采用了插一體化耳機存在的問一體化耳機存在的問題。
一體化耳機是新產品,功能方面和整合程度上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到市場上的消費者接受程度就是另外一個部分了,這與產品本身無關。一體化耳機在大規模出現以后,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呢?在這里,我們有必要設想一下一體式耳機到底有哪些硬傷。
首先,由于一體化耳機是高集成的產品,對于每個部件的穩定性要求就相當之高;比如電池、耳機、讀卡器等主要部件中的任何一個損壞,一體化耳機就要罷工,它不能像傳統的耳機系統那樣對癥下藥。正因為如此,一體化耳機難免被扣上不實用的帽子。
其次,也是由于高度集成的關系,一體化耳機是沒有辦法更換耳機的。也就是說,你只能買來什么樣的產品就接著使用下去,不能按照你的需求隨意更換耳機,即便是它的音質再好,也有不能滿足的用戶群體。比如,那些高端的隨身聽用戶,一體化耳機是無法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的,即便是他們是小眾市場。
最后,一體化耳機沒有內置屏幕,難免有iPodshuffle的感覺。“那不會加一塊屏幕上去嗎”?用戶把耳機戴在頭上,還要通過屏幕來告訴別人自己在聽什么歌?所以,一體化耳機是沒有必要加載屏幕的,這樣用起來才最為簡潔。
寫在最后:
一體式耳機會取代MP3嗎?這個說不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是武斷的。數碼產品的更迭是很正常的,只是更新換代而已,但如果說A取代B、或者是B取代A都是不太現實的。就像收音機,是任何電子設備(手機、MP3等)最容易取代的,僅一塊芯片就可以達到目的,并且幾乎是零成本。按理來說,收音機現在應該早被那些電磁產品所吞并,不過,事實卻是收音機雖然是小眾群體,但發燒友不在少數,數量和質量都非常可觀。
由此來看,一體式耳機的出現,是不同新品之間的過渡,是會獨立存在、且滿足不同用戶使用需求的產品,只會搶占其中的一部分市場,并不能完全取代。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