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各地相繼引進大型LED建設項目,并對MOCVD等主要設備進行巨額補貼。而今年,這一趨勢將轉向——政府對于設備的補貼將逐漸止步,相關補貼有望轉落到消費者手中。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上海國際新光源·新能源照明論壇上獲悉,部分LED產品有望在今年納入國家綠色照明工程,并享受到財政補貼。
多重政策刺激行業發展
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介紹,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組織編制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十二五規劃。據悉,在國家日前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排在首位。謝極表示,LED產業將是節能環保產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期間,LED產業有望實現翻兩番的目標,取得快速發展;并將在“十二五”節能減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謝極還透露,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考慮將LED納入“綠色照明工程”中,并有望在年內將部分LED產品率先納入,這意味著半導體照明產品將享受到財政補貼。
據悉,“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是為“發展和推廣高效照明器具,逐步替代傳統的低效照明電光源”而提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在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加快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使用;從2008年開始,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工作正式啟動。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表示,半導體照明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節能環保和新材料中都涉及,“十二五”期間政府對于LED產業的支持力度還有望繼續加大。“除了財政補貼外,從研發、到財稅的一攬子政策上都會有所涉及。”她表示。
LED產業加速擴張
從2009年底至今,在市場需求和政府補助的雙重激勵下,LED產業進入加速擴張期,包括揚州、蕪湖在內多個內地城市為了建立LED產業基地,鼓勵LED廠商特別是上游外延片芯片廠商入駐,給予每臺MOCVD設備的補貼達到800- 1000萬元,約占每臺設備價格的40%左右;而國內三安光電、士蘭微、乾照光電等LED芯片廠商加大了芯片生產線的投資。
根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顯示,2010年中國LED產業簽約計劃投資額合計為2178.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6%。而在三安光電和國星光電的一季報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占據了公司同期凈利潤的78.55%和23.54%。
排名前三的LED設備提供商維易科精密儀器有限公司(Veeco Instruments Inc)CEO 約翰·皮勒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維易科2010年總收入的近30%來自中國市場,公司預計2011年總收入將突破10億美元,而中國本土企業的貢獻將超過五成。據介紹,維易科中國培訓中心10日正式在上海啟用,目的就是為龐大的MOCVD采購企業提供后續人才支撐。
照明企業率先受益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LED產品能夠入圍綠色照明工程,得到財政補貼,將有助于打開終端市場,從根本上緩解芯片產能過剩的壓力。
維易科大中華區總經理王克揚指出,政府補貼MOCVD設備是產業發展之初的一劑猛藥,但下一階段更應多開發LED照明應用,補貼終端用戶,將LED產品價位拉到老百姓接受的程度,來刺激消費。“光是‘十城萬盞’還不夠,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擁有一到兩個LED燈,這個市場將無限可觀。”
意識到這一趨勢,很多照明企業已經提前布局。陽光照明7日公告募資9億用于LED等節能照明項目,并與臺灣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保障了上游芯片供應。而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雷士照明此前也與科銳達成了類似的戰略合作。
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由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及交通運輸部三部委聯合組織的半導體照明產品應用示范工程項目入圍產品在北京開標,包括陽光照明、雷士照明、浪潮集團在內的28家企業入圍。“雖然這次招標對企業的品牌效應大于實際收益,但對LED產品快速進入市場是個有利信號。”某中標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良勇表示,一旦政府進行招標補貼,LED照明企業將首先受益,包括陽光照明、國星光電、佛山照明等;而后續封裝和芯片廠商也將收到連帶效應。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舞臺燈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