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核心技術和標準工作亟待突破
目前,專利技術已成為全球主要LED廠商獲得競爭優勢、保持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由于國內LED專利技術構成不完善,上游專利大部分被國外廠商所掌握,高端芯片80%以上來自國外或我國臺灣地區,企業無法延伸到中高端利潤板塊;由于缺乏原創性發明專利,產品受到專利封鎖,出口受制約。隨著LED技術不斷進步,應用領域大大拓展,市場空間成倍增加,擁有先進的研發技術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外國LED企業近年來在國內“攻城略地”,占領了較大市場份額。而國內LED企業則面臨如何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并構建自己的專利防御體系的巨大挑戰。
目前,一些不具備實力的中小企業,往往只注重搶占市場而忽視自身技術能力提升和產品研發等,這不僅影響了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制約著整個LED產業的未來的發展。
LED產業要健康發展,離不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標準。但新興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帶來了檢測技術與標準制訂等共性難題。目前LED產品缺乏明確、完整的行業規范標準,質量良莠不齊,極大地挫傷了消費者的信心與購買積極性。
此外,LED還存在產品標準化和質量評測手段滯后,產品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不匹配的尷尬局面。如何解決現狀,打通產業發展瓶頸,不僅是標準化研究工作的新課題,也是技術質量監督范疇內的新任務。
專家表示,LED市場需要完善的監督體系,政府管理部門應盡快制訂相應的標準,以期為整個LED產業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面對諸多的問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集成電路處處長關白玉表示:“目前,我國LED產業和市場正處在一個迅猛上升的通道,在完善產業發展環境上,工信部正在加緊協調制訂相應的標準!
為了推動市場更有序地發展,今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9項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了6項LED相關標準,加上此前出臺的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共計8項。新的標準對未來進入LED領域的企業設定了門檻,部分技術能力不強的中小企業將因為新標準的實施而舉步維艱,甚至難以繼續生存下去。這些中小企業要想在這個優勝劣汰就的產業叢林中生存下來,只有奮起直追,改善自身的軟硬件水平,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內容導航】
- 第1頁·LED產業發展態勢樂觀
- 第2頁·核心技術和標準工作亟待突破
- 第3頁·規劃產業發展加速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