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舞臺劇照
《媽媽咪呀》舞臺劇照
《媽媽咪呀》舞臺劇照
《媽媽咪呀!》中文版已在上海轟轟烈烈地上演了三周,即將于8月5日結束上海首輪的最后一場演出,北上京城。據主辦方透露,32場的演出票已提前一周售罄。上海媒體普遍認為,和北京相比,音樂劇在上海更有觀眾基礎,更有劇目積累,更有媒體支持,因此上海比北京更可能成為“東方百老匯”。《媽媽咪呀!》中文版不僅開辟了國外經典音樂劇本土化制作的先河,在業內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用事實證明上乘的演出質量是保障票房的決勝法寶之一。高品質的維持固然需要臺前幕后各路人馬的通力合作,有一個人,當中文版《媽媽咪呀!》演出的大幕拉開之時,他便繃直了每一條神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遙控著每一次舞臺變化。
他,來自臺灣,是中文版《媽媽咪呀!》的舞臺監督黃諾行。
監督準則:準確,再準確
做一出國際級音樂劇的舞臺監督,并非如行外人所想象的那樣,腰里別個對講機,時不時舉起來下幾道命令便可以完成的。來自臺灣、曾擔任音樂劇《吻我吧,娜娜》舞臺監督的黃諾行在行內頗負盛名,圈內人稱“十三億人出一個黃諾行”。這次受邀擔任中文版《媽媽咪呀!》的舞臺監督,他一如既往的認真,采訪伊始,便從抽屜里捧出厚達六七厘米的工作筆記,他稱之為“監督寶典”。記者看到,這份寶典由劇本及曲譜組成,不時見到鉛筆圈畫并記錄的舞臺調度點,而大多數的調度點都圈畫在曲譜的“小蝌蚪”上。
黃諾行告訴記者:“我不能說我完全看得懂曲譜,但可以大致知道演員唱到哪里。把調度點記錄在曲譜上是為了更準確地控制舞美、燈光以及演員的調度。”對此,他舉例說明道(微博):“演員不可能每一場演出的臺詞速度都一樣,有時音樂還沒結束但臺詞已經說完,之間可能有四至五秒的誤差。比如上半場最后一場戲,熱鬧的群舞與三個爸爸分別找蘇菲談話的戲穿插在一起,需要不時地換景,如果這時我只待演員說完臺詞便換景,一旦出現演員提前把臺詞說完、而音樂還沒有結束的情況,就會使得換場在不匹配的音樂中進行,雖然只有四五秒的誤差,但觀眾完全能感覺得出來這種不協調。所以我必須以曲譜為準。”
作為《媽媽咪呀!》的舞臺監督,音樂量大是最大的一道難關。黃諾行說,如何讓每一個調度點準確地落在音符上,是這次舞臺監督工作的核心,“準,是舞臺監督的關鍵詞”。也因此,每當從演出大幕拉起之時,他便神經高度緊張,恨不能變成千里眼、順風耳。
監督憂心:舞臺意外能救必救
舞臺監督是個操心的活兒,上至舞美、燈光等全方位調度,下至分配演員的化妝間,都要親力親為。黃諾行對此深有感觸:“溝通,是舞臺監督必須擁有的一門基本功。”除了舞臺監督外,黃諾行還是一個燈光設計師,這也可以說是他的老本行,“我現在仍然在做一些燈光設計的工作,作為舞臺監督來說,這能讓我更清楚地了解每個演出的燈光設計在想些什么,從而更好地把握調度點”。
不過,貌似“萬能”的黃諾行也有憂心事。當記者問起在《媽媽咪呀!》迄今為止的演出中,有沒有出現過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時,他苦笑道:“《媽媽咪呀!》中,景片的轉動是靠高壓氣瓶控制每個景片角上的開關來完成的,但一開始誰也不確定高壓氣瓶里的氣壓能用多久,有一次,需要換景時,舞美組忽然發現氣瓶里沒有氣了,無法轉動景片。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是無法繼續進行演出的,我當時已經作好了上臺向觀眾致歉暫停演出的準備。最后,工作人員決定再試一次,哪怕只有一點點氣,可以使景片有所移動就行,沒想到成功了。我這才松口氣。”黃諾行還告訴記者,最怕在換景時有意外,“這時一個小小的意外都有可能使景片砸到演員,或者倒下來,導致演出無法進行,這種意外是無可彌補的”。
舞臺監督憂心,群舞演員自打進組以來,也是辛苦備至,高強度的排練讓辛苦、疲累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但“身累心不累”,正像觀眾所能感覺到的那樣,他們像打了雞血似的,心理上總是處于亢奮狀態,憂心的事沒有,快樂的事倒不少。
監督解說:stage manager不容易做
要說給“舞臺監督”一職定個位,恐怕沒有比“全才”更合適的詞了。一旦演出開始,臺前幕后便只唯舞臺監督之命是從。與其說是舞臺監督,不如說更像現場導演。對此,黃諾行說:“舞臺監督的最高使命便是準確地執行導演的想法。所謂stage manager,直譯就是舞臺經理,全面掌握演出時舞臺上的一切變動,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的工作。”
相較于國外的舞臺監督,國內的舞臺監督更著重于“換景”這一部分,從幕起到幕落,如遇到換景并不頻繁的演出,舞臺監督的工作便相對輕松一些。“這是因為國內在演出之前,創作團隊有‘合成’這樣一個環節,并且十分細致入微地完成這部分工作,這就相對來說減輕了舞臺監督的工作量和壓力。”黃諾行告訴記者,“但在國外,乃至臺灣,卻并不是這樣,‘合成’的過程有,但沒有如此細化,因此,所有的場上調度到時就要聽舞臺監督的命令。”
在黃諾行的“監督寶典”里,《媽媽咪呀!》全場演出共有包括舞美、燈光、音樂等在內的300余個調度點,分攤到150分鐘左右的演出中,平均每半分鐘就要下一次命令,“所以,在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我的神經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這也是為了保證演出質量。”黃諾行笑著說。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舞臺燈光網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