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潮、質量門、無標準、普及難……這一系列事件制約著我國LED照明產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困局尋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成了眾多LED企業面臨的緊迫問題。
市場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國內LED照明產業可謂是井噴式發展。然而,在這火熱的發展大勢中,LED照明行業投資過熱的跡象明顯,同時,LED行業惡性競爭現象開始顯現。 廣日電氣總經理吳文斌告訴記者,同樣功率的LED照明產品成本是傳統照明產品的3~4倍,但是市場上大量粗制濫造的LED照明產品卻以低價搶占市場,極大降低了消費者的信任度。 根據國家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從今年起,我國照明行業將加速邁入“節能時代”。政府的千億采購大單及補貼政策也紛紛出臺。然而,LED照明產品在我國市場的普及速度卻未跟上利好政策的腳步。如何在發展上突破困局,搶占市場先機,推動產業鏈的循環發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東莞勤上光電(00263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可以在LED核心技術攻關上求突破,整合資源優勢,降低LED產品價格,推動產品的普及。為此,勤上光電不久前推出了“工廠孵化計劃”,將10多年在LED照明產業的成功探索經驗和技術研發設計平臺、規模化量產能力、商業模式及上市運作經驗等與合作商共享。 行業標準亟待早日出臺 勤上光電相關負責人認為,國內LED照明行業頻頻出現產品抽查合格率偏低等質量問題,主要根源之一就是國內LED照明產業缺少標準。截至目前,LED在中國已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但國內仍然缺乏被業界認可的國家標準。業內人士分析,標準缺失造成LED照明市場的奇怪現象,做高端LED照明產品的公司反而會“吃虧”,因為低端產品可以通過低價輕易拿到項目,這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作為全國LED大省的廣東一直走在探索LED行業發展的前沿,2011年,廣東省質監局和省科技廳聯合發布了亞洲首個《LED照明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規劃廣東省在5年內要率先建立130余項LED地方標準,而且標準“起點要高”。 要制定標準,而且是高起點的標準,行業的整體水平就必須先提上去。勤上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勤上光電將聯合合作企業,在LED照明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使用和服務等領域開展非營利性技術合作,達成行業共識,從而為促進整個產業高標準的制定起到推動作用,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