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巢之下,焉有完卵?LED照明行業早已飽受進入門檻低、產品同質化、價格戰、毛利率持續走低等不利局面,而歐債危機愈演愈烈蔓延致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也勢必對中國LED產品出口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然而,出口收入占總營業收入八成以上的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萊特)卻欲繼續擴張其LED燈具產能,而公司單一的產品結構注定其抗風險能力弱,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實在令人擔憂。 投資者不禁要問,這樣的公司能上市嗎?上市后有“錢景”嗎? LED照明行業普遍面臨存貨壓力 據金萊特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擬申請向社會公開發行2,33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發行募資扣除費用后投向3個項目:1、可充電備用LED燈具擴產項目;2、可充電交直流兩用風扇擴產項目;3、研發中心項目。 3個專案總投資2.7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可充電備用LED燈具擴產專案”投資額為1.75億元,主要生產可充電備用LED燈具產品,達產后年均新增產能948萬臺,產值超過3.68億元人民幣。 近來,LED照明企業掀起一股上市潮。從2011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資料顯示,LED照明企業整體呈現產能過剩。由于缺乏上游核心技術,目前中國LED企業多扎堆在封裝、應用等中低端領域,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而歐美市場購買力下降,除部分高端產品以外,訂單整體趨于下降。 另外LED照明行業上市公司陽光照明、雷曼光電、三安光電、勤上光電、干照光電2011年存貨分別為7.83億元、1億元、9.18億元、1.64億元和1.27億元,同比增長70.55%、73.31%、195.88%、61.58%和219.16%。 平安證券5月28日的研報顯示,LED行業下游主要有顯示、背光、汽車照明和通用照明等。由于LED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進入門檻逐漸降低,導致了LED下游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格局混亂。各企業之間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技術,依靠價格戰進行低層次的競爭。 由此,在行業內存貨壓力愈來愈嚴重,金萊特此時上馬LED照明項目,未來前景令人擔憂。 產品單一抵御風險能力弱 據招股書(申報稿)顯示,金萊特于2007年11月29日設立,2008年3月認繳全部注冊資金,從事可充電備用照明產品和可充電交直流兩用風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產品結構來看,金萊特的產品僅有兩種:可充電備用照明產品和可充電交直流兩用風扇,2009-2011年度,可充電備用照明產品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4.23%、79.33%、66.87%;可充電交直流兩用風扇占總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4.65%、20.13%、32.61%。 也就是說,金萊特產品結構過于單一,倘若中國或者境外的可充電備用照明產品類行業政策或者行業標準發生變化,必然會影響金萊特的業績。 而從金萊特產品細分來看,可充電備用照明產品又分為三種:可充電式手電筒、可充電室內外備用照明燈具、消防應急燈;可充電交直流兩用風扇分為兩種:可充電交直流兩用臺扇、可充電交直流兩用落地扇。 也就是說,金萊特主營產品細分僅有此5類,產品單價從20多元至140多元,產品附加價值小,進入門檻低,必須大量生產銷售獲取利潤。 眾所周知,中國生產手電筒、照明燈具以及電風扇的大、中、小型企業比比皆是,同類可替代產品極其常見,金萊特的主營產品并無競爭優勢,由于生產商眾多,若公司產品遭遇品質問題,其市場占有率必然會被其它公司取代,從而影響金萊特業績。而由于產品銷售的基數大,產品品質、安全等問題出現的概率也不容忽視。 從金萊特此次募投項目來看,公司仍然是繼續擴產兩大類主營產品,產品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的情況并未緩解。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