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留守當下,平安城市建設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平安鄉鎮概念雖然近些年來頻頻出現,但實際建設卻很骨感。細數我國平安鄉鎮安防視頻監控建設,除了經濟較發達地區走在前列,欠發達地區仍發展滯后。那么鄉鎮地區安防視頻監控建設現狀如何? 農村安防建設現狀 1、農村教育硬件軟件落后教學事故不斷 教學設施不完備、教師安全意識淡薄、學校安全管理漏洞明顯是農村教育現狀中突出問題。教育部曾公布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形勢分析報告顯示:逾七成校園安全事故發生在農村。 近年來,廣大農民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激勵下,生活日漸富裕起來,而富裕起來的農村家庭為了使僅有的一個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城鎮讀書,這是現在農村生源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進程,一部分孩子跟隨父母打工融進城市,造成一些農村學校的生源急劇下降。農村教育原本落后,在校生銳減后公用經費投入減少進一步拉大城鄉教育差距,無論是教學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都無法得到資金的補給,于是校園安全事故頻發,遠遠超過城市。 另外,校車事故頻發也是制約農村教育安全的因素,據了解,“黑校車”、“超載校車”多集中于中西部、農村地區、城市外來人口聚集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學生對校車需求較大的原因,是因為撤鄉并鎮帶來學區及學校布局調整,學區服務覆蓋面加大,導致部分學生路途偏遠必須乘車,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和幼兒園;同時,為爭奪生源,部分城鄉民辦幼兒園主動出車接送學生。所以三輪車、無證車、超載車成了孩子的校車夢魘。有學者統計近5年媒體報道的74起校車安全事故數據后發現,在死亡人數中有74%是農村學生,49%的校車事故發生在義務教育階段,50%在幼兒園。 2、農村安全事故頻發安全生產無法得保障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農村的各類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農村安全事故的多發不僅給農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而且直接影響著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安全問題應該成為各級政府不容忽視的嚴峻課題。 農村安全監管薄弱。在安全生產監管上,目前,雖然我國92%的縣(市、旗)都建立了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相應的工作人員。但由于我國的安全機構設置是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型,縣級安監機構人數較少,主要承擔縣鄉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監管,無力顧及農村安全。鄉鎮一級基本上沒有設置安全監察站(所),沒有專職的安全監管員,基層行政村組更無安全員,致使農村安全生產監管長期存在“缺位”,管理“真空”。同時,我國當前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城市和企業等有組織的生產活動考慮過多,對農村的特殊情況考慮不夠,也是影響農村安全監管薄弱的癥結之一。 在公共安全監管上,許多省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省份,農村公路基本上處于“不設防狀態”。在2003年10月28日以前,我國實行的是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農村道路并不屬于交警管理的范圍。2004年5月1日起實施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賦予了公安機關監管農村公路的職責,但交警的警力嚴重不足,而且交警絕大多數在城市,只能把有限的警力擺在國道、省道等主干公路上,給農村交通安全帶來很大隱患。在農村消防安全上,由于公安消防部門警力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無法開展分布極廣的農村消防安全工作,以至有近70%的火災和60%的火災死亡人員發生在農村,嚴重威脅到農村的公共安全。 3、缺少監管和設備治安成問題 目前農村的治安雖然較好于城市,但各種復雜激烈潛在的矛盾卻依然存在。群體性事件和打架、偷盜等現象時有發生。 盜竊、搶劫等侵財性犯罪是影響農村社會治安的最主要因素。雖然連年來政法部門多次聯合進行專項治理和集中打擊,并加強了防范措施,但由于盜竊犯罪是一項全國性的治安頑癥,致使盜竊案件邊打邊冒,仍然是影響農村穩定的突出問題。盜竊犯罪不僅直接對當事人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加重了農民負擔。搶劫案件也頻頻發生,有入戶搶劫的,也有利用夜色掩護在路口搶劫過往行人的,嚴重影響了群眾安全感,不利于農村穩定發展。 鄰里糾紛普遍存在,包括責任田糾紛、水利糾紛、鄰里口角糾紛等。因這些糾紛得不到合理解決極易引發農村社會治安問題,甚至是刑事案件。 一些村霸、鄉霸、市霸、地痞流氓等惡勢力,欺壓群眾,危害一方。有的流氓惡勢力演化成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他們敲詐勒索,巧取豪奪,橫行霸道,無惡不作,群眾敢怒而不敢言。 鄉鎮安防視頻監控建設熱度不高 受經濟發展水平、地域特征、居民意識等的影響,平安城市在一、二線城市的建設已逐漸趨于成熟,安防視頻監控系統也逐漸完善。但對于我國鄉鎮城市來講,安防視頻監控的發展與一、二線城市相比,落差仍然較大,尤其偏遠山區,視頻監控設備幾乎一片空白,而我國鄉村居民對于安防、特別是對于視頻監控系統的概念與應用基本也處于幾乎空白階段,對視頻監控系統安裝的重要性也不了解。 鄉鎮安防市場的相對空白,使得近些年來,安防市場應用開始由大中城市逐步向小城市和縣城、鄉鎮推進,并形成較大市場需求。以區縣為主的三、四級市場逐漸升溫。全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省份及部分縣(區)級單位相關管理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在市縣區擴大技防覆蓋面,平安區縣建設進入實施階段。但是和一二城市相比,鄉鎮安防整體呈現以下特點: 1、一、二線城市安防市場為大品牌和中高端安防產品的聚集地,區、縣、鄉鎮市場相對來說低端品牌較多,產品功能簡單,價格較低。 2、一、二線城市安防項目集中,行業應用廣,項目金額大。區、縣、鄉鎮市場規模雖然大,但分散,項目金額小,服務成本高,系統應用環境較差。 3、參與安防系統建設的人員素質差異大,水平較低。一二線城市安防系統設計、施工和管理人員整體素質高,經驗豐富。區、縣、鄉鎮市場安防從業人員整體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 4、一、二線城市安防市場的工程項目參與主體多樣化,不限于本地安防企業。而區、縣、鄉鎮安防市場工程商基本都是本地企業,對安防企業的資質要求低甚至沒有提出要求。 經濟發達地區的縣、鄉鎮市場,與西部的二三線城市安防市場相似,甚至發展水平還要高一些。由于信息交流便捷,所用安防產品原理相同,差距主要在知識水平,特別是從業經驗上。 對于不同地域的區、縣、鄉鎮市場總體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南方地區接觸安防市場較早,安防品牌和廠家多,行業應用深入而廣泛,政府和社會參與度高。在整體市場成熟度上,南方市場高于北方市場。 結語: 隨著政府對平安城市的重視,平安鄉鎮建設即將進入推廣高潮,將為安防行業帶來較大的市場契機。安企如何更好的開拓三、四線城市市場,做好平安鄉鎮視頻監控的建設工作,需要從市場出發,以技術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中國安防展覽網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