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LCD與AMOLED顯示技術開啟新“戰局”
LCD拼接屏已經走進了各行各業,液晶拼接屏系統在市場上的應用不斷升溫。LCD拼接在亮度、色彩、清晰度、可視角度、使用壽命、環境適應能力等諸多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使得LCD拼接屏在市場上有著高增長的發展趨勢,受到眾多用戶的認同和肯定,應用銷量驚人。同時,市場需求的高增長需求以及多元化的應用,促使液晶拼接屏產品日益豐富,尺寸型號多種多樣。
LCD與AMOLED顯示技術將開啟新一輪戰局。在突破技術瓶頸后,AMOLED面板制造商已成功量產解析度1,080p等級的產品,并正戮力朝向超高解析度(UltraHD,UHD)規格邁進,以追上LCD業者的發展速度,爭食UHD電視、智能型手機及平板裝置市場大餅。
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和液晶面板(LCD)解析度皆朝1,080p以上推進。鴻海將在臺灣參展的處女秀獻給本屆臺灣平面顯示器展,并于會場中展出?工廠十代線面板的多種高規格顯示器產品,包括全球首款70吋4Kx2K液晶電視,成為展會上最吸睛的焦點,且再度宣示進軍超高解析度(UHD)電視市場的決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鴻海已表態最快將于2014年第一季正式投產70吋4Kx2K液晶電視,準備大舉搶食市場杯羹,將成為三星(Samsung)、樂金(LG)、索尼(Sony)、東芝(Toshiba)、Panasonic、TCL、康佳等電視品牌大廠在4Kx2K電視市場不可小覷的勁敵。
另一方面,在宏達電發表搭載解析度高達468ppi液晶屏幕的HTCOne后,三星顯示(SamsungDisplay)亦不甘示弱,利用獨有的鉆石像素結構,已量產出解析度高達441ppi的4.3吋AMOLED面板,粉碎外界詬病AMOLED面板解析度難提升的隱憂,并準備透過新的鉆石像素結構,開發出解析度上看QHD(500ppi以上)的產品。
加入4K2K戰局韓廠拼產UHDOLEDTV
隨著4Kx2K液晶電視大舉出籠,AMOLED面板制造商亦已加緊大尺寸4Kx2K產品線布局,期加快4Kx2KAMOLED電視商品化腳步。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資深產業分析師劉美君表示,隨著4Kx2K內容與液晶電視日益成熟,加上友達與索尼(Sony)已于今年初,合作開發出業界首款4Kx2K解析度的56吋AMOLED電視原型機(Prototype),三星顯示與樂金顯示等AMOLED面板主要開發商,勢必要加快于2015年前投產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才不會失去市場先機。
目前生產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主要有兩大方式,其一是基于氧化物薄膜電晶體(OxideTFT)基板搭配白光OLED和彩色濾光片(CF)的設計架構,并利用白光蒸鍍制程量產;其二是采用低溫多晶矽(LTPS)基板,并利用紅綠藍(RGB)蒸鍍制程投產。然而,至今此兩大技術所生產的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皆仍面臨良率偏低和成本昂貴的開發挑戰。
工研院IEK資深產業分析師陳玠伯指出,采用紅綠藍蒸鍍制程,搭配LTPS基板技術生產大尺寸4Kx2KAMOLED電視面板,將面臨AMOLED材料壽命短及于每一子像素中鍍上紅綠藍色有機薄膜時,容易導致膜厚不均的問題,致使生產良率較白光OLED搭配彩色濾光片的生產方式更難提升。
也因此,三星顯示致力突破紅綠藍蒸鍍制程的技術瓶頸外,也已同步研發白光OLED搭配彩色濾光片技術。陳玠伯認為,三星顯示初期應會先選用白光OLED技術,生產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以趕在2015年投產。
據悉,囿于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單價至今仍高于同尺寸LCD面板約30~40,以此推估,未來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價格亦將高于同尺寸LCD面板許多。
陳玠伯強調,盡管初期大尺寸4Kx2KAMOLED面板成本將高于同尺寸的LCD面板數倍之多,然韓系品牌商為突顯旗下電視產品功能的差異化,且迎合追求更高解析度屏幕的市場潮流,勢必仍將力推大尺寸4Kx2KAMOLED。
而正當AMOLED面板廠戮力研發大尺寸4Kx2KAMOLED產品之際,液晶面板廠也已著手展開大尺寸8Kx4K產品布局。
更多相關:
-
【內容導航】
- 第1頁·LCD與AMOLED顯示技術開啟新“戰局”
- 第2頁·借力新像素結構設計AMOLED挑戰QHD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