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方下線生產國產柔性OLED屏時,整個業界都為之振奮,畢竟OLED是顯示屏的未來發展方向,這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廠家的共識,不管是移動設備,還是大型顯示設備,未來可能都會采取OLED這種更具優勢的屏幕。
蘋果推出的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
不過在更小的屏幕顯示中,卻發生著一些不一樣的變化。眾所周知,蘋果推出的Apple Watch在今年Q2季度時,已經是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可穿戴設備,僅次于小米以及Fitbit。而Apple Watch使用的則是AMOLED屏,那令人驚艷的顯示效果自產品出世以來就一直深受各位用戶的喜愛。
Micro LED對比OLED有何優勢
據最新消息,蘋果將會把新一代產品的顯示技術投向Micro LED,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關于Micro LED抗衡OLED的話題也甚囂塵上。。
Micro LED顯示器采用微米級的LED尺寸,能夠獨立控制畫素,單獨發光,具有高輝度、低耗電、超高分辨率以及高色彩度等特點。如果結合納米布線,甚至可以讓超小型的LED達到可彎曲柔性屏的特點。
Micro LED
由于Micro LED與OLED相比,擁有相近的高度色彩飽和度,能夠自發光,并且耗電量僅為其十分之一,因此蘋果與SNOY均希望能夠在2018年采用Micro LED顯示面板作為便攜式產品的顯示器。為此,蘋果在2014年就收購了以研發Micro LED顯示技術為主的LuxVue。
雖然蘋果目前最新的iPhone X采用的是三星OLED顯示屏,但是顯然自己也在做兩手準備。目前Micro LED設計方案分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達到100% NTSC高色域顯示,而透過藍光LED搭配熒光粉的白光Micro LED,則能達到80~90% NTSC顯示效果,預計2018年CES大展可望看到終端產品亮相。
Micro LED產業現狀及瓶頸分析
由于目前LED背光及小間距顯示屏市場競爭激烈,因此各大LED廠商日子都不好過。不過適逢AMOLED屏幕生產廠家還比較稀少,因此許多LED廠商已經把自己的目光轉向Micro LED這個新興戰場之中。
生產Micro LED所遇到的困難(來源:MicroLED Display)
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目前Micro LED顯示器量產的最大瓶頸,在于如何將數量龐大的微米尺寸轉移到電路基板(Backplane)上,也就是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雖然目前Micro LED顯露出的巨大優勢吸引著全球各大顯示廠商、半導體廠商以及LED廠商的注意,但是對于Micro LED量產上的瓶頸,所有廠商都在加緊開發出突破技術,期望能夠拔得市場頭籌。
在這一份報告中,將Micro LED芯片的尺寸定義在100μm以下,不過目前,業界對于開發Micro LED的主流尺寸還是在150μm,巨量轉移技術的開發也都是以150μm為目標來進行,因此相信市場上所出現第一代Micro LED顯示器以及投影機模塊的LED尺寸將會落在150μm。至于100μm尺寸的顯示器則要等到競爭業者的進一步開發了。
前景廣闊,眾廠商蜂擁而至
目前在中國臺灣地區,許多顯示廠商也不會錯過Micro LED這一未來能與OLED抗衡的屏幕技術,包括晶元光電、友達光電和群創光電都積極投入到了Micro LED顯示器相關技術的研發之中。而在全球范圍內,三星、LG、日亞化工、夏普、SONY以及被蘋果收購的LuxVue都在著手Micro LED的開發。
Micro LED顯示設備出貨量將在2025年達到3.3億臺(來源:MicroLED Display)
至于中國大陸,日前三安光電表示,Micro LED是其公司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其早在一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發。去年,利亞德也推出了超微P0.9毫米高清無縫拼墻,這是市面上第一款實現量產的低于1毫米間距的LED顯示屏。但是總體來說,中國大陸市場更加看重于LED商用市場,對于Micro LED這種前沿科技的投入依然不多。
總結
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已成為國內面板產業代表性事件,這也再一次向著世界證明中國企業的強大技術實力,有望打破三星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
然而在小尺寸顯示面板領域,Micro LED技術也在逐漸成熟。如果蘋果如約使用Micro LED顯示面板,那么將對OLED帶來不小的沖擊。種種跡象也表明,為了擺脫三星等公司一直以來的掣肘,蘋果對于Micro LED技術的熱情將非常高漲。
在新型顯示領域,新技術不斷涌現。目前,國內在OLED面板方面已經實現規模化布局,未來主要工作在于產能及良率提升,而在Micro LED技術方面還有待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