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影響商用化進程,原因在于關鍵的巨量轉移技術瓶頸仍待突破,但「類Micro LED」即“次毫米發光二極管”(Mini LED)的技術有望提前在2018年問世。
Mini LED有望做為MicroLED的過渡技術,導入大尺寸顯示器、車用顯示器、手機背光等應用。不過MiniLED產品之所以可以較快推出,也不是“空穴來風”。其主要是因為所采用的仍是LED傳統制程,在切割上不斷朝小尺寸精進,最小約可做到5x6mil,相當于127x152μm左右,差不多快達極限,以含藍寶石基板的LED來說,再切小會因劈裂問題而影響良率。這似乎是一場MicroLED與MiniLED的公然diss之戰!
Mini LED將成2018年對抗OLED的秘密武器
目前,AMOLED面板來勢洶洶,儼然成為新顯示技術霸主,可現在AMOLED面板產能與供應完全不成正比,Android手機品牌廠聯合臺系面板廠殺出血路,加速2018年Mini LED搭配曲面設計導入高階智能手機。
業內人士認為,尺寸約在100微米的Mini LED無需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門檻,量產具有可行性,可作為大尺寸顯示屏、電視和手機背光等應用,尤其是智能手機可望優先導入,2017年下半已進入產品設計及認證階段,并帶動LED背光重啟成長動能。
盡管大陸面板廠積極搶建AMOLED面板產能,但到了2018年供給依舊吃緊,三星顯示器將掌握市場供給大權,除了三星電子及蘋果外,Android手機陣營恐將錯失高階手機屏幕市場先機,為強化旗艦機種的差異化,友達及群創均接到手機大廠的合作開發的方案,將Mini LED視為2018年對抗OLED的秘密武器。
雖然Mini LED的尺寸較小,但由于采取直下式背光,將可透過Local Dimming設計達到高動態范圍(HDR)的屏幕效果,呈現更細致的屏幕畫面,不僅與OLED的厚度一樣,而且表現效果也十分出色。
目前Mini LED設計方案分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達到100% NTSC高色域顯示,而透過藍光LED搭配熒光粉的白光Mini LED,則能達到80~90% NTSC顯示效果,預計2018年CES大展可望看到終端產品亮相。
外界有消息稱晶電至少與4家大廠合作開發,可望于2018年開始出貨。據估計,晶電針對小間距顯示屏的單月出貨約30億套,未來若積極推動Mini LED量產,瞄準現有的小間距顯示市場,2018年初期導入的營收貢獻可望達到5%比重。
由于現有LED背光及小間距顯示屏的市場價格競爭,導致很多臺系LED廠商壓力很大,適逢AMOLED面板供應青黃不接,Mini LED趁勢導入高階顯示應用,多家LED廠商已瞄準新興戰場,第一時間搶占新的面板市場。
進軍Mini LED,誰能占得先機?
根據臺工商時報消息,臺LED廠聯手進軍Mini LED背光源趨向白熱化,從各大廠透露的時程來看,新品將搶在2018年問世,若能順利進軍背光源市場,將有利于LED廠產能去化。
上周榮創應商邀請參加法說會,法人再度聚焦Mini LED、Micro LED,根據榮創分析,同樣尺寸的Mini LED背光源成本是現行LCD背光成本的2.5倍,明年第2季至第3季成本可望進一步下滑,目前榮創的客戶在TV面板中,以Mini LED計算有1.72萬顆的規格,也有14.8萬顆的規格,均會依照客戶的需求去開發,雖然65寸TV消耗多少Mini LED沒有定論,但是起碼1萬顆起跳,群創預期最快明年第3季,最慢明年第4季底就會推出Mini LED背光產品。
榮創大股東鴻海日前結合榮創、群創收購eLux公司股權,榮創表示,eLux專長在巨量轉移上,榮創在整個Mini LED或是Micro LED開發進程中,扮演整個鴻海集團的協調角色,在背光源、自發光領域中不會缺席。
晶電則是最早提出Mini LED一詞的臺LED廠,依劇其定義,Mini LED的晶粒尺寸約100微米,Micro LED則是低于50微米,晶電會以Mini LED進入背光源、小間距顯示屏市場的方式,取代直接量產Micro LED,目前已與手機廠、面板廠合作開發背光源,也針對劇院、電影院、博物館等商業場所所需的小間距顯示屏進行開發,新品問世的時間點直指2018年。
各廠商均把Mini LED視為Micro LED的前哨戰,Micro LED仍存在較高的門檻以及技術障礙,先以Mini LED練兵,成為各大LED廠的共識。
至于誰能在這場前哨戰取得商機?市場點名,隆達、榮創與面板大廠有特殊關系,在Mini LED背光源的技術上有開發利基。至于晶電作為全球前三大藍光LED廠,并掌握世界上少有的紅光產能與技術,中性獨立的供貨角色,則有利于與各國及各地區大廠合作。
榮創最快明年第三季推Mini LED背光產品
臺廠榮創27日參加法說會時表示,Micro LED有比較高的門檻與技術障礙,但是Mini LED明年導入TV背光的可能性很高,明年的成本有望再下滑,榮創預計最快第三季,最慢第四季底推出Mini LED背光產品。
榮創27日應券商邀請參加法說會,法人聚焦Micro LED、Mini LED以及大股東日亞化辭董事賣股,榮創一一回應。榮創首先定調Mini LED為Micro LED之前的過度產品,并已經與客戶朝Mini LED背光源的方向合作開發,以4k、8K的TV來計算,對Mini LED的消耗量1億顆起跳,就算是65吋TV的消耗量也至少是萬顆起跳,這也是榮創目前背光占營收比重已高達9成,仍會繼續耕耘背光源市場的原因。
榮創自掛牌以來,營運在近幾年趨于疲弱,去年EPS更衰退至0.41元新臺幣,創下掛牌以來新低紀錄,背光源相關營收比重則從剛掛牌時的8成,一舉提升至9成,榮創表示,去年衰退原因主要是液晶電視去年銷售疲弱,導致背光源需求緊縮,公司正在做預算,力拼2018年有比較好的營運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