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動化》發行100期的活動上,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便引用《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概括?低暤陌l展,而在行業新的技術變革的關鍵期, 他再次用“道法自然”來解釋行業發展的規律,對于下一個高峰,行穩致遠的海康威視有什么獨到的見解?
不談概念 以務實詮釋AI之路
人工智能技術自去年開始掀起一場全球范圍內的引爆熱潮。由于社會上一些尋找風投、玩弄資本非務實派的炒作風氣使然,世人大多認為人工智能僅僅停留在“概念”階段,擔心炒作之后便是一地雞毛、走向泡沫化。對此,已耕耘人工智能技術多時、并有實際產品落地的?低暯o出了這樣的解釋。
“對于?低暥裕珹I并不是一個概念,它已經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在安防監控領域,除了事后取證、追溯,用戶還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帶來更大的價值,比如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去代替以往人海戰術進行視頻內容檢索、檢測異常信息,用更高效及直接的方法讓監控從事后追溯轉向事中報警、事前預判。如何滿足這樣的需求,我們需要新的技術去突破。視頻監控智能化,已經做了很多年,只是效果一直不理想。這一波深度學習的大潮,正在讓滿足這樣的需求成為現實。前年下半年,我們推出基于AI深度學習技術的“獵鷹”、“刀鋒”結構化服務器,產品實際效果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去年也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AI的結構化服務器只是起步,很多AI功能,需要在前端產品、后端產品中實現。于是,去年年底,我們又推出了從前端到后端全系列的AI產品,發揮整體解決方案優勢為用戶創造價值。未來我們還會將AI技術融入到我們更多產品中,爭取更多的突破。”?低暱偛煤鷵P忠說。
安防行業具有源數據信息量大、數據層次豐富的特征。隨著各級政府大力推進“平安城市”建設,監控點位到了幾十萬的規模,尤其在高清監控的普及下,安防監控領域進入數據“大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的采集、分析、應用這些數據,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智能化是必然選擇。
回顧?低曉谥悄馨卜郎系耐度,要追溯到2006年海康威視組建智能分析團隊開始,在智能安防導入期,許多智能分析公司生存艱難,但?低晳{借在車牌識別技術上的突破和產品的不斷完善,在細分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很好的收益。其后,推出的Smart IPC也實現年出貨量超過百萬只!爸昂?低暤闹悄墚a品都是基于背景建模,提取目標,現在采用了深度學習算法。從簡單的車牌識別發展到人臉識別、車輛特征識別、工業相機讀碼、目標分類……?档腁I產品越來越豐富。我們非常的幸運,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時,?低曇呀浤玫搅視頻監控智能化的入場門票!焙鷵P忠說。
2016年,?低曊叫糞DT安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圍繞著感、知、用三個層面,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對數據采集、分析挖掘和深入行業業務應用進行了深度建設。再到近期,?低曂瞥觥吧铐、“臉譜”、“神捕”等全系列深度智能產品,展現著海康AI產品落地的成果,顛覆了傳統安防的理念。
從探索AI開始,?低暰蜎]有將其視為概念在資本市場進行包裝,而是圍繞著用戶的需求,以“守拙”的態度專注前瞻性技術及底層技術的研發和積累、同時將技術不斷產品化,讓人實實在在地看到人工智能與安防結合的具體模樣。雖然對技術的執著,常常容易被外人視為異類,但“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的拙勁,也注定他們將走出一條不同的AI之路。
行業規整 AI助推行業新發展
“2016年是比較平淡的一年,并沒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胡揚忠總結著過去一年安防產業的變化,在他眼里產業正順應著市場規律不斷前行,一切都自然而然。
經濟發展的成熟標志是產業的集中度提高,寡頭競爭局面的出現,這也是眾多經濟學家對經濟發展的趨勢的判斷。但這絕非偶然的現象,是市場自由競爭、資源最優配置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安防產業正處于規整期,遍地機會的發展時期已經過去,在成長后期也開始進入到寡頭的時代。
當下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常有發生,企業也隨時面臨著選擇堅守或者放棄。對于行業當前糾結的現狀,胡揚忠早在2013年的a&s十大品牌論壇上就曾提出“企業可以當兒子養,也可以當豬養”的言論,雖然這段話在行業高速發展階段的時候,沒有多少人真正去相信與揣摩,但到了產業規整期,這段言論便顯得意味深長。
“產業的規整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產業成長前期,家家企業生意好;在成長后期,價格戰,成本主導,規模經濟;成熟期出現寡頭競爭;衰退期尋找新的技術革命。在不同的階段,企業都被市場自然的規律影響著!焙鷵P忠說。
關于未來的中國安防市場,胡揚忠認為仍將保持高于10%的速度繼續增長。“基于技術的進步,許多過往無法實現的應用將會逐步得到滿足。例如,我們的‘黑光’就在技術上走了一大步,雙sensor架構,滿足更低照度、更寬動態范圍的視頻監控需求;最大變化是AI,原來用傳統算法,還是有局限性,建模復雜,準確率不夠高、可識別的種類也比較有限,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需求,現在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識別效果不錯,相信會給行業帶來比較大的變化!
安防行業目前仍是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新技術帶來新的發展空間,也吸引著一些新的玩家進入,但胡揚忠對于這一現象卻有著不同的解讀。他認為:“新的技術會不斷在傳統廠商手中與原有技術進行融合,僅僅靠單點突破的企業,很難在成熟的行業中有所作為。在成長前期,市場的容錯率很高,但現在,用戶已經比較理性和成熟,企業的試錯機會越來越小,相比傳統的企業而言,新進者需要彌補的短板很多,無法很好地滿足用戶全方位的要求。從短期看,這些新的企業可以生存一段時間,但從長遠看,單獨存活的機率并不大,最后可能難免會被大企業并購!
道法自然 300億營收后的思考
在最新的“a&s全球安防50強”的調查報告中(2016年11月),海康威視躍居全球安防首位。?低曂ㄟ^強大的研發實力、準確的市場趨勢掌控能力,正在不斷地創造新的紀錄。
2016年?低晿I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320.2億元,同期增長26.69%,營收利潤68.6億元,同比增長24.8%,業績穩健增長,在安防市場遙遙領先。據悉,海康威視通過持續多年的發展及擴大研發隊伍之后,全球員工已達2萬名,研發人員超過了9000名。成功沒有捷徑,今日的成功完全是過往的汗水的成果。與?低曂诨蛘吒邕M入到安防行業的企業有很多,但在這十幾年期間,卻較少有企業能一直堅守著初心,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以視頻為核心不斷創新,在安防市場中深入與專注。
對于今日的地位,胡揚忠謙虛地表示:“比海康威視聰明和能干的企業有很多,但只是他們沒有碰到好的時機而已。企業的成功,更多的是我們沒有雜念,在適當的時機做了適當的事!被厥缀?低暟l展歷程,可以發現它始終堅持著初心,扎扎實實地在視頻技術的領域深耕。正是這股“守拙”式的勁,讓?挡粩嗳〉技術性突破,并在全球競爭中取得佳績。
大多數行業都會從高速發展趨向于平和,安防行業的增速也已經開始放緩,企業的增長速度也會相應受到影響,海康威視在連續三年保持著46%的營收高增長后,今年也降到了27%的水平,除了行業高增速階段已經結束,?当旧砘鶖翟絹碓酱笥绊懸酝猓@個數字也釋放出一個信號,?低曊趶年P注規模的增長轉為更加關注效益的增長。
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低暡]有發起過一次價格戰,但市場競爭的激烈,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被波及!霸诎l達國家有個觀點,如果無法成為市場前三,那便意味著將被市場淘汰。行業的價格戰那么瘋狂,實屬正常。安防價格戰已經打了幾年,現在也該歇歇了。我們現在還是聚焦用戶,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同時我們也將不斷改善企業內部運營的效率,努力成為一家健康成長的企業!焙鷵P忠表示。
“活下去”,是胡揚忠為海康威視定下的新目標,三個字看似簡單,但在風云莫測的市場變化面前,考驗的是企業的經營能力。追求效益之路漫漫遠兮,健康成長的企業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提前布局 從容面向未來
隨著中國安防企業實力的提升,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安防企業市場布局的重陣。尤其在國內市場已經被掘地三尺,海外市場更具寬廣的空間的情況下,國際競爭國內化也會成為這個時期安防市場的新常態。但中國廠商除了繼續互相廝殺之外,更要注意到海外市場的分層狀態依然存在,在某些地區外商依然占據著中高端市場的絕對份額,國內廠商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繼續尋找機會。中國廠商只有抱團去真正扭轉這塊的劣勢,才能真正獲得長期并可觀的收入。
為了更好地服務海外客戶,?低曉诿商乩麪柦⒀邪l中心,在硅谷建立研究所。這也是?低暿状卧谥袊惩庠O立研發機構!霸诤M馐袌,我們現在能力有限,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就是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提高我們對用戶需求響應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內部資源運用效率!焙鷵P忠表示,通過海外研發中心的成立,將踐行為海外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產品的承諾,并進一步提升中國以外地區的本地服務能力。
突破外商盤踞,實現趕超歐美的佳績,中國安防成為中國制造近幾年最好的“代言人”,但市場與技術不會停留在原地,市場在不斷重新建構,如果滿足于現狀,一切看似堅硬的東西,都將煙消云散,過往的優勢也會統統歸零,只有不斷克服挑戰,在未來中國安防軍團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在新業務方面,?低曇卜e極布局。例如汽車電子、消費安防、機器人等領域,都能看見海康威視積極的身影,但這一切都沒有離開海康威視的初心!拔覀兊亩ㄎ徊皇钦嚨闹圃欤桥涮桩a品的供應商,我們希望將視頻等傳感器技術運用在汽車上面,提升客戶價值!焙鷵P忠說。
消費安防作為曾經安防行業熱得發燙的關鍵詞,近年在行業中卻有點降溫的趨勢。但是真正選擇進軍該市場的企業并沒有放棄,例如螢石。對于消費安防市場的探索,胡揚忠表示螢石已經擁有了特定的市場,并實現良性的循環,這個成績可以接受了。
回想起當年消費市場的發展歷程,便不能不提“互聯網顛覆”這種字眼,在互聯網企業大力進軍的情況下,這塊市場的發展一直備受質疑!艾F在回過頭看互聯網公司,他們也沒有發展起來,在這段互聯網‘猛藥’般的‘惡搞’階段中,螢石沒有被沖刷掉,這便足夠了,F在大家都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中來,需求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對于用戶需求的理解仍然有偏差,所以至今沒有一家特別成功的企業出現。”他說。
新興市場的需求正在不斷的演變,提前入局能讓企業占據先機,在面對未來的市場也能表現得更加的從容,但任何的嘗試都是充滿著風險,但機遇的把握和技術的沉淀,能讓企業厚積薄發,讓一切都變得水到渠成,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