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賀信、馬云主旨演講,滿城隨處可見VR相關的標語,同期展會因人流過分密集而無奈限流。今年的世界VR產業大會,讓VR/AR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格和待遇。
在這樣一場令人矚目的行業盛會中,唱主角的自然不止是VR企業。作為一家專注于工業AR的公司,0Glass在本次世界VR產業大會中也有著不俗的表現——不僅攜手江鈴展示了其最新工業AR的案例,還與紅谷灘政府簽約,分公司正式落戶南昌。
那么對于0Glass來說,此次與江鈴攜手,展開了哪些方面的合作?接下來又將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0Glass又是怎樣看待整個行業發展的?帶著這些問題,界線菌采訪了0Glass CEO蘇波。
攜手江鈴
AR+AI,打造智能化解決方案
南昌世界VR產業大會同期舉辦的展會上,在一眾VR/AR頭顯設備中,在以家長、孩子為主的人流中,0Glass展臺擺放的數臺發動機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正是0Glass和江鈴汽車最新的合作成果——基于AR、AI的智能化裝配項目。
在展會現場,界線菌進行了簡單的體驗:佩戴0Glass AR眼鏡后,將視線放在發動機上,鏡片內會自動提示接下來需要操作的零部件以及應該進行的操作。通過語音交互,則能夠按照預設的順序對發動機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和裝配。
蘇波告訴我們,0Glass和江鈴汽車合作由來已久,此次展會上所展示的內容也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從我們服務客戶的經驗來看,目前工業AR解決方案更適用于這些企業:規模大,有規范的流程;不缺錢,能承載足夠的試錯成本;各方面管理已經做到了極致,現有的技術手段無法提升其管理效率。”
根據蘇波的描述,2016年底0Glass開始和江鈴進行合作。最初只是小范圍的合作項目,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江鈴汽車發動機廠——五十鈴注意到了該項目。隨后,雙方基于發動機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合作。
“發動機裝配是一條完善的流水線,每個員工負責的步驟少則五六個、多則幾十個。裝配完成之后還有檢測,檢測人員只能通過外觀和經驗去檢測,一些小細節很難檢測到。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有很嚴重的危險。”
為了讓裝配過程盡可能的規范化,0Glass為江鈴推出了AR眼鏡、平板電腦加固定攝像頭的解決方案。
“AR算是重要的輔助工具,但僅僅只有AR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具體來說,通過AR眼鏡和外部攝像頭能檢測工人的操作是否合規。二者相互驗證,能得到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結果。而在后期檢測方面,AR同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實際上,目前AR硬件能提供的體驗還十分有限,因此在不需要占用雙手的檢測環節,0Glass為其配備了整體顯示效果更好的平板電腦。
蘇波介紹,此次0Glass和江鈴汽車合作包含三個具體場景:裝配、維修和培訓。目前雙方已經就發動機裝配開始項目落地,發動機維修和員工培訓會在后續慢慢展開。
發力工業AR
打造AR的工具屬性
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于AR工業應用的科技公司,0glass一直致力成為工業領域中最自然人機交互服務、挖掘最深度數據價值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工業AR這條賽道上,0Glass已經從最初的瞄準、發力,在一步步深挖和探索下,開始慢慢超越“同行”。
“本次展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不少大公司按圖索驥,來到我們展臺了解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細節,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需求。”
在蘇波看來,AR在現階段只有做好工具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而0Glass目前正在做的,正是在扮演找到“工具”更適合的場景這一角色。
按照落地場景,蘇波將AR行業的需求分為偽需求、癢需求和剛需求三類。第一類理論上沒有需求,實際上也沒有需求,如現階段技術手段下的AR社交。第二類則是理論上有需求,實際上也有需求,但是具備很多可替代性,比如展示、培訓。而蘇波認為,在智能制造領域,成為生產力工具則是目前AR行業的“剛需”。
“創業三年多時間,也看到很多公司轉型,從最開始的AR展覽展示、AR旅游開始,現在大家好像都在開展AR+工業了。”
但相較于其他行業來說,工業制造業對于技術團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會期間我有留意到各個論壇,相對來說工業論壇的參會者平均年齡是最大的。這就是工業的特點,除了要懂技術還要懂的整個工業的流程,客戶購買產品最重要的是為了解決需求。”
蘇波認為,以工業為代表的B端市場面臨著許多痛點問題亟待解決:生產方面,工人無法解放雙手,不能有效使用互聯網技術;管理方面,無法實時監控管理細節,大數據也難以客觀采集;員工培訓方面,短時間內也難以提升效率保證質量。
而AR則能很好的扮演這一“效率工具”,和江鈴汽車的合作案例便是最好的佐證。
“第一代計算平臺計算機從做提高計算效率的計算工具開始,第二代計算平臺從做提高溝通效率的通信工具開始,那么現在的AR正在從做降本增效的生產力工具,如同機械工程師的扳手,電子工程師的萬用表。”
盡管0Glass目前服務的都是“不差錢”的客戶,但蘇波也坦承的表示,B端是大規模的陣地戰,一個公司如果決定做B端,就要做好兩年內看不到錢的打算。
“工業4.0時代到來,只有20%的人在做B端,80%的人都朝著C端努力。某種程度來說,做B端是個痛苦的過程。但B端又很重要,因為B端市場做不好,C端市場很快也會看到天花板,所以要有耐心。”
AR黃金十年
5G和大數據會是燃爆點
公司成立產品還沒出來就拿到了數千萬A輪融資。
那后來為什么又拿不到融資了?
因為產品出來了。
在南昌世界VR產業大會先進制造分論壇上,蘇波以這個段子開了場。雖然只是段子,但某種意義上卻成了目前AR行業最真實的寫照。蘇波告訴我們,相較于去年同期絕大多數AR公司都拿到融資而言,今年僅有少數的幾家順利的過了投資人這一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發展到了該拿出產品的時候了。
“今年大家過的很艱難,明年會更艱難,整個行業的發展有高峰有低谷是正常現象。我判斷最近的10年,屬于AR。”
蘇波提到的時間點,是2015年到2025年。
“PC的黃金10年是85年到95年。從互聯網進入家庭后,一下子就進入了C端市場。手機也是一樣的,從05年到15年,功能機還是個工具,智能機就已經是通用性的產品了。”
但想要引爆C端,以現階段的技術手段來那上加難,在蘇波看來,最重要的是要上下游之間的配合。
“B端不努力,C端很快就會看到天花板。”
蘇波告訴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說:首先上下游如果配合不好的話,硬件公司很難推出更優質的硬件產品。其次目前AR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工作屬性,如果工具做不好,是不可能發展成為一個廣泛的通用型的消費級產品的。
最后則是要有燃爆點——
“首先是5G網絡。PC的燃爆點是互聯網,手機則是3G網和4G網的普及。AR眼鏡的燃爆點一定是5G網,這是數據傳輸的基礎設施,我們可以把更高要求的算力交給服務器去算。傳到我的終端上,也不會有明顯的延遲。其次是大數據,大數據會對我們的生活無孔不入,但想要把這些數據可視化,AR眼鏡會是一個理想的載體。”
最后小編總結了六點蘇波對AR行業和技術現在和未來的發展觀點:
1、今年AR行業的日子都很難過,那么下一年2019年會更難過。認清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邏輯和規律,找準定位,不能亂打雞血,2020年將是AR產業市場也是toB應用爆發的元年,AR發展有高峰低谷,做俯臥撐很正常。
2、AR在現階段只有做好工具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第一代計算平臺計算機從做提高計算效率的計算工具開始,第二代計算平臺從做提高溝通效率的通信工具開始,那么現在的AR正在從做降本增效的生產力工具,如同機械工程師的扳手,電子工程師的萬用表。
3、現在使用AR的企業都具備三個特點:第一是大;第二是不缺錢;第三非常重要,都是把各類生產和管理做到極致的企業,運用現有技術已經不能解決生產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中小企業可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這跟早期的計算機應用其實是一樣的。
4、AR眼鏡發展為第三代計算平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消費品,必須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是輕量化,第二是算力的提高;第三是AR操作系統的發明;第四是新的交互技術的成熟,比如腦電波。這個缺一不可。
5、現在的AR SDK(引擎)未來非常有可能演變成新一代的AR操作系統。每一代計算平臺都有其獨立的操作系統,基本不會從上一代計算平臺繼承下來,因為交互方式和使用場景改變了。
6、工業AR現在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減法。找準痛點,找準剛需,垂直再垂直,而不是萬金油式的大面積擦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