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產業升級 大華股份亮相人工智能安防峰會
更新時間:2018-4-8 9:45:15 編輯:風隨行 文章來源:大華股份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近日,2018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在深圳成功召開,大會以“動態人臉與車輛識別”為主要議題,匯集了全國范圍內最頂尖的企業領袖、學術大師、解決方案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視頻監控”的實戰技術落地與產學研發展方向。大華股份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殷俊受邀出席會議,并分享了“AI驅動產業升級”主題演講。
![](http://projector.av-china.com/2018/4/image/2018040835578585.jpg)
殷俊介紹到,安防經歷了從高清化變革解決“看得見”到“看得清”的問題,到網絡化變革解決視頻大數據與數據互聯互通的問題,隨著技術推陳出新,行業又提出了從“看視頻”到“用視頻”的更高要求。大華股份基于“云生態·智未來”戰略,發布“全智能、全計算、全感知、全生態”的人工智能戰略,推動行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全智能層面,殷俊認為企業需要關注的不僅是人工智能技術,更是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幫助用戶解決痛點問題。因此,大華在產品、解決方案和業務實戰三個維度進行結合,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加載,解決了認知的問題,并且通過持續學習可以不斷提升智能的水平,同時數據的時空碰撞引發對未來的預測和思考,這將推動行業應用的升級,實現從過往追溯到未來研判的飛躍。當前我們已經在人群態勢分析、交通態勢分析等領域上開始試點應用。以人臉識別應用為例,大華人像大數據可以通過前端相機捕捉到的人臉視圖,快速精準識別人員信息,甚至可以分析研判行蹤軌跡,并形成一個日常行程記錄,用于重點人員布控、白名單的放行等。此外,人像數據還可以和車輛數據、RFID進行結合,實現人車關聯,帶來更多應用模式。
殷俊談到,未來計算不是單一的邊緣計算或者中心計算。如果把所有數據匯聚到中心計算,會造成系統網絡負荷和中心計算負荷過重,因此只有把邊緣計算、節點計算與中心計算三者相融合,基于場景的應用和解決方案的系統部署,彈性調配計算資源,從而實現全網計算的最優配置。以樓宇為例,在門禁與通道管理上,邊緣計算快速敏捷,能夠實現快速通行,大大提升用戶體驗。但面對城市流動人員管理,就不能依賴前端完成識別,需要部署基于云化、中心計算的業務實戰系統,在前端完成圖像抓拍,在中心側完成比對識別和人員管理。大華根據解決方案特點,抓住邊緣計算和云計算兩大核心技術,實現計算能力的分層架構,從而可以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進行計算能力最優配置。
在感知方面,以往感知僅僅是采集到了視頻數據,而現在感知內容不斷豐富,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從局部到全局的變化,通過更大分辨率去采集全景視頻,不放過任何細節;第二是多傳感融合感知,包括了RFID、MAC、音頻等視頻以外的數據采集,甚至還可以是溫濕度等環境變量,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提供海量數據資源;第三是內容理解的感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僅看到視頻,進一步識別出視頻中的內容,為大數據應用提供結構化與半結構化數據。
![](http://projector.av-china.com/2018/4/image/2018040835601553.jpg)
最后,殷俊表示,大華作為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運營服務商,將從多維度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合作,大力推動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共建行業生態圈。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大華股份,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