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產(chǎn)業(yè)囊括了各式各樣的形式。從西區(qū)到百老匯,從大型音樂劇到一人獨角戲,從小型藝術節(jié)到學生作品展,現(xiàn)代戲劇所涵蓋的范圍和多樣性是巨大的。浸沒式戲劇或許比所有的舞臺形式都要更極致,觀眾們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實在的個體,甚至是在故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角色。在過去的十年中,浸沒式戲劇已然成為戲劇浩瀚星空中閃亮的一顆星。
▲《當她倒下》劇照
在最近的十年當中,制作浸沒式戲劇作品的公司和團體在世界范圍內(nèi)顯著增加。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浸沒式戲劇表演團體碰撞劇團(Punchdrunk company)被認為是浸沒式戲劇的鼻祖。盡管著名的先鋒派劇團尚特劇團(Shunt)同樣被認為是這種戲劇形式的開拓者,但是碰撞劇團卻是第一個創(chuàng)作出大型的、帶有連貫故事線的浸沒式戲劇團體。紐約當?shù)貏F“第三軌道計劃”制作的浸沒式戲劇《當她倒下》(then she fell)被紐約時報評為“2012年十大表演項目”。日本“齒輪”項目被譽為“充滿著高科技的浸沒式戲劇作品”,它為浸沒式戲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并且?guī)聿煌谋硌菪问健?/FONT>
▲《齒輪》劇照
莎士比亞曾寫過:“這個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們都是演員。”這句話足以描述浸沒式戲劇的特點。用“浸沒式”排演出來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把所有的觀眾們視為作品的一部分。觀眾可以在一部作品中自己探索,每個觀眾都擁有選擇的自由,觀眾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要看到的場景、時刻以及角色。
正是由于這種獨一無二的觀演感受和經(jīng)歷,讓浸沒式戲劇不僅讓觀眾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更是改變了觀眾觀看傳統(tǒng)戲劇時的被動地位,使得觀眾可以離開觀眾席來到舞臺上。不僅如此,浸沒式戲劇還改變了固有的觀眾與舞臺的關系,加入了更多的肢體表現(xiàn),這樣使得觀眾不再簡單被動地觀看一部作品,而是主動參與進去,使得觀眾有了更多的參與度,從而建構了一種更為感性的觀劇方式。在浸沒式戲劇當中,舞臺布景等待著被觀眾研究,道具等待著被觀眾觸碰,觀眾可以在其中開展調(diào)查以及探測,從而尋找到一些故事線索。
浸沒式戲劇也有著自身獨特的缺點。它常常需要一個擁有巨大空間的場地,可以讓觀眾們隨意去探索以及游走。哪怕是規(guī)定了路線的作品。對場地和空間的利用對于整個作品來說至關重要。正因為如此,制作一個浸沒式戲劇作品常常比傳統(tǒng)的戲劇作品投資大。面對巨大的投資,任何新的戲劇公司以及年輕導演,如果想要制作浸沒式戲劇,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再者,由于地點和場所對于浸沒式戲劇作品來說非常重要,使得這一類型的作品幾乎不可能巡演,這也限制觀眾人數(shù),使得觀眾參與程度大大降低。
而以筆者的經(jīng)驗,浸沒式戲劇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是它的故事線。特定場域的浸沒式戲劇總有著故事與故事之間的疏離感,因為你常常會感到在另一個故事章節(jié)開始之前缺失了某個重要情境,以致你不斷要問自己,“發(fā)生什么了?”“我現(xiàn)在要去哪里?”“我到底缺了哪個部分?”甚至在框架結構都精確構造的浸沒式作品中,你都很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的過程中緊緊追隨著情節(jié)。比起一個完整的流暢的整體,浸沒式戲劇更像是一系列松散而又分開的情境串聯(lián)的故事。
對筆者而言,浸沒式戲劇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zhàn)是:浸沒式戲劇到底屬不屬于“戲劇”?有一種觀點認為,浸沒式戲劇比較更像是一個互動式活動現(xiàn)場,只是偏向于表演藝術,每個分開的片段場景都被演繹得美妙絕倫,但是卻缺少了真正的深度以及思考。表面上來看,浸沒式戲劇和其他傳統(tǒng)戲劇一樣有著共同點:演員、布景、燈光、音效設計以及前臺工作人員。但重點是,如果一個浸沒式戲劇作品無法上演一個連貫的故事,整個作品缺少戲劇性,那么也就將減少了觀眾情感的帶入甚至于對故事基本的理解。
▲尚特劇團《網(wǎng)球表演》劇照
世界著名的戲劇大師們,例如易卜生、布萊希特、契訶夫以及莎士比亞,都用他們自己獨有的語言描繪了人們復雜的經(jīng)歷和情感。每個觀眾去看他們的作品時,都能在某一方面找到情感的共鳴,因為這些作品都擁有流暢的故事線索和結構。然而浸沒式戲劇因為其無法改變的特點,將面臨著這方面的挑戰(zhàn),讓觀眾看到故事線索的同時也要讓觀眾自由探索整個空間,是非常難做到的。這就注定了觀眾觀看浸沒式戲劇時無法產(chǎn)生像觀看傳統(tǒng)戲劇時一樣的情感共鳴。
浸沒式戲劇能夠帶來一種特殊的觀演體驗,它能帶領觀眾踏上一場身臨其境并且要動用全部感官去感受的旅程。觀眾們不僅僅是坐著觀看或者聆聽一個演出,而是參與進去,甚至一起表演,從而讓演出有了鮮活的生命力。然而浸沒式戲劇常常也會讓人無法產(chǎn)生情感共鳴,甚至帶著是否錯過了什么的疑惑離開現(xiàn)場。總而言之,這是觀眾自身的個人選擇和愛好問題。有些觀眾偏向于傳統(tǒng)戲劇形式:黑暗的觀眾席、安靜的觀眾和有著清晰界限的舞臺。另一些觀眾喜歡探索自由,探索浸沒式戲劇給自己帶來的全新觀感。浸沒式戲劇的出現(xiàn),為傳統(tǒng)戲劇形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為觀眾們提供了更多新奇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