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0日晚CCTV-1和CCTV-13播出的《新聞直播間》中,以科大訊飛為人工智能公司代表的專題節目“源頭創新,人工智能成發展新引擎”,向觀眾呈現了人工智能在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深度展示了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源頭核心技術與創新性使用。
手握“看得見、摸得著”的A.I.技術
“課堂上我布置一道題目下去,學生們在智能終端輸入答案,我就能直接看到錯誤率多少,講解重點是什么……”
在華東師大三附中一節平常的課堂中,老師點擊掌中的電子屏幕代替了黑板板書,點擊分享按鈕,就能將課堂重點一鍵分享給學生。這種充滿現代科技感的課堂使用的正是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系統,對屏幕的直接操作可方便學生標記重點、讀題答題,而這些數據在老師端的同步使老師對錯誤率與重難點更加清晰,進而全局把控課堂,突出個性化教學。
節目對智慧課堂的關注,讓觀眾感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工智能。不僅在教育領域,《新聞直播間》節目還展示了訊飛醫療與訊飛超腦的使用場景。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統計,我國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優勢明顯,技術應用已經深入各行業。
應用層面的領先優勢更加考驗底層技術的原創性與創新性。對待技術研發,科大訊飛有著一貫的堅持。
身為“看得深,行得遠”的A.I.公司
“我們要求每年至少有25%的經費用在不考慮當前短期利益的長遠研發布局中”。
在節目中,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了對技術研發的堅定態度。堅持技術研發,是一切應用的源頭,人工智能之所以看得見摸得著,正是因為人工智能公司“看得深,行得遠”。
事實上,應用的多層多面,是技術應用的結果,在發布會上用八種外語直播現場的A.I.虛擬主播小晴,用到的正是科大訊飛語音合成、圖像處理、機器翻譯等核心技術。以A.I.虛擬主播為例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正在落地新的場景,帶來新的應用,觸及新的用戶,傳播新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正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科大訊飛從創立之初便選擇了源頭創新,堅持核心技術的研發。專注“不考慮當前發展利益的長遠研發布局”是一個技術創新型企業開闊的眼界,是一群科學家長久的堅守,是一場有計劃的持久戰。
正如劉慶峰在節目中所言:“源頭技術創新從來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要有一批科學家,他是源于熱愛,可以長期堅守,也許要坐十年冷板凳甚至一輩子冷板凳,要研究源頭創新的方法。這些路徑今天就要布局。”
立足“站得直、跑得快”的A.I.領域
技術創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一腔熱血的堅守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擁抱收獲。近年來,在國際英文語音合成大賽、語音識別大賽等國際大賽中奪冠的訊飛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技術,正日益革新,融入應用。消費者的選擇是最好的認可,目前,訊飛輸入法總用戶超過7億,訊飛翻譯機、阿爾法蛋多次獲得品類銷售第一。技術過硬,是我們“站得直”的底氣;時代所需,是我們“跑得快”的動力。
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新品迭代。在剛剛過去的2019科大訊飛新品發布會上,科大訊飛正式對外發布了訊飛翻譯機3.0、訊飛轉寫機、訊飛智能錄音筆、訊飛智能辦公本、訊飛學習機五大新品和iFLYOS 2.0。源頭核心技術的研發推進產品落地,人工智能新產品帶來了新的使用場景,隨之而來的,是更加高效、便捷、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科大訊飛2019新品發布會現場
訊飛翻譯的榮耀仍在書寫,訊飛翻譯機3.0的故事已經開篇;訊飛聽見、訊飛輸入法正將高效交流進行到底,而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等硬件正悄然掀起高效辦公的風潮。而人工智能源頭技術創新和應用價值是一對雙向互助的力量,所及之處,驚喜連連,多方共贏,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