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減少、關店、虧損……餐飲行業已歷經兩年多的考驗,但復蘇之路依然充滿波折,疫情仍在全國各地局部爆發。
國內餐飲單店盈利的穩定性仍將遭受巨大考驗,餐飲連鎖品牌面臨著重大挑戰。主要表現在:1)疫情中餐飲企業經營遲遲得不到充分恢復,租金、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壓在企業主頭上,剛性成本費用下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甚至虧損;2)銷售渠道的單一性、經營管理的粗放性,大多依靠實體門店支撐著,外賣占比小,線上化、數字化程度仍然很低;3)疫情帶來的消費能力下滑反噬新消費需求;4)供應鏈、數字化不完善背景下,上游成本壓力加大,兩端受到擠壓,單店盈利能力進一步下滑。
在疫情反復無常的狀態下,線上化、數字化轉型將走向常態化,成為每個餐飲企業的必修課。
01
從堂食到打造外賣爆款,是餐飲業探索之一
從長期來看,外賣還將持續受益于宅文化、線上力,擁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品牌、老字號、火鍋業態也紛紛加入外賣行列!笆翊髠b”借助小程序開展自營外賣+自提業務,在疫情期間就做到了單天外賣營業額達到疫情之前門店營業額的1/3,并且通過推出自營外賣專屬代金券,不僅讓關注蜀大俠的鐵粉享受到了獨有的福利,也借此機會吸引粉絲轉發,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流量。“外婆家”原先對外賣并不重視,疫情倒逼了企業的線上化業務,如今光是爐魚的外賣,就比同期增長了幾倍。餐飲品牌“魚酷Pro”通過在外賣點餐小程序上設置“吃魚得勛章,累積勛章會員升級路徑、開啟寶箱得禮包”等營銷活動,不僅打造了更有品牌記憶點的營銷花樣玩法,提升了顧客體驗,更為餐廳提高了門店會員轉化率,沉淀了更多的私域流量。
但是簡單將堂食菜品做成外賣以應對疫情期間客流減少、訂單不足,還遠遠不夠,想方設法將日常堂食菜品打造成線上熱銷款、爆品。不管是自營外賣小程序還是在餓了嗎、美團等大平臺,每家餐飲企業線上外賣的熱銷款、爆款占比提高到15%以上,才能部分挽回實體店客流量、銷售額急劇減少。一個外賣產品體系包括:引流款產品、爆款產品、利潤產品、套餐產品、湊單產品。其中爆款產品應從價格沖擊度、包裝舒適度、產品知名度、大眾口味愛好度、顧客粉絲擁有度、配送快捷度和地點布局以及企業實力等領域去構思打造,堅持總有回報。
具有互聯網從業經歷的“海盜蝦飯”創始人劉慶剛就是有外賣新思維商家的典型代表,他將單品、爆款、能“扛盤”等互聯網關鍵詞融入餐飲經營,使小龍蝦這種曾經的堂食專屬變為外賣爆品,業績增加好多。將童年里的食物記憶,深入挖掘之后進行文化包裝,“老媽燙飯”將武漢人多年前喜歡的燙飯設計成一款價格適中、包裝溫馨、適宜90、00后的外賣產品,重新燃起許多武漢人童年里的食物記憶,并上線餓了么平臺,瞄準武漢高校圈,利用代金券、發放線上紅包、競價推廣,吸足大學生粉絲,老客復購率達到60%以上,一款燙飯月銷14000單,月盈利三四萬。即使在疫情期間的情況下,亦能保持不下10000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要做好線上化這一新主場,餐飲實體門店一定要設立“外賣運營師”,大型企業則要設“CWO”(首席外賣官),負責統管外賣平臺的經營,如產品創新、品類運營、在線營銷、包裝設計優化、物流把控、用戶互動、平臺對接、數據分析等等工作。
餐飲經營目前已經進入外賣、堂食“雙主場”并重的時代,對經營者數字化意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多機遇,自身能力達標、外賣定位準確,同時掌握運營方法,才能突破困境,獲得更多收入。
02
拓展半成品菜(預制菜),打開新天地
半成品菜、企業團餐,因為疫情的催化,這2個市場正在數倍地瘋狂增長,在餐飲和零售的交叉路口,成為行業關注的增長品類。
湘約綠草地、小恒水餃等餐飲品牌紛紛在自營外賣小程序上開展“企業團餐”版塊,取得了不錯的營收成績。另外,一些餐飲品牌通過自營小程序“線上商城”或餓了嗎、美團等大平臺開展生鮮、半成菜銷售,也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例如楊記興臭鱖魚的線上商城,單單臭鱖魚生鮮半成品(預制菜)的銷量就達到了1300多單。
這里重點說說半成品或預制菜。
今年春節節日氣息濃厚,加之全國各地疫情時有發生,全國多家企業紛紛發力年夜飯等預制菜布局,各類套餐、禮品包上新不斷,一時間預制菜行業熱度被推至高位。
中餐工業化、標準化生產需求驅動預制菜B端市場擴容。用預制菜取代在后廚進行食材加工和菜品烹飪的傳統出菜模式,標準化生產流程可以保證菜品口味穩定、減少后廚所需人員空間、提高出菜速度、提高餐廳坪效,使餐企能大大降低成本,可有效應對疫情等特殊災故。線上渠道的爆發,促使預制菜渠道也從餐飲、團餐等線下渠道開始轉戰家庭餐桌,發力新零售渠道。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在家”模式正在不斷蠶食“到店”模式的市場份額,也催化預制菜的爆發。
龐大的預制菜的市場競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流量的競爭,未來更是消費場景的競爭、供應鏈的競爭以及數字化管理的競爭。預制菜餐飲參與者眾多,市場廣闊,但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對處于中游的餐飲企業而言,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預制菜正從前幾年的粗放、分散的管理模式逐步跨入以客群整體需求為中心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只有從供應鏈到產品研發再到數字化逐一破解難題,才能有效突圍。餐飲企業一是要制定數字化框架與解決方案,才能綱舉目張,構建數字化營運基礎。二是加大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助力預制菜多元快速傳播;三是打造高度的“B2M”定制能力。以味知香上市企業為例,其搭建云信息平臺和數字管理系統,打造C2M、B2M等新型商業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預制菜的相關消費者個性需求,生產調配出最正宗的口味,研發最適合包裝、冷凍的預制菜,大受青睞。四是全面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管理。海底撈建立一體化數據管理系統“云信息平臺”,打造零售數字化系統,可全面實現供應鏈、倉儲物流、門店銷售的“一張網”數字化協同。
03
打造餐飲工業化,深度布局供應鏈減少成本
面對反復無常的疫情,餐飲企業可乘餐飲工業化變革之東風,深度布局供應鏈+餐飲平臺化模式,一方面減少成本一方面加速拓店,企業中長期業績或可期。
餐飲工業化具備以下4方面的優點:1)節約后廚面積,降低后廚損耗率,節約食材成本;2)提升出品效率,減少人力成本;3)提升食品安全,減少上游食材采購成本,實現餐飲企業的降本提效。當前,我國供應鏈基礎不斷完善,中餐標準化工藝日益成熟,預計未來十年,餐飲工業化將成為我國餐飲行業的主旋律,成為餐飲企業面臨成本快速上漲困境的破局之道。預制菜是餐飲工業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順著餐飲工業化大趨勢,餐飲企業真正的價值由上中下游整體的布局共同疊加而成:餐飲企業的整體價值=上游原材料+中游央廚(含預制菜)+下游門店。一方面,通過上中下游的工業化、信息化戰略協同,餐飲企業能夠擁有更大的議價空間、采購話語權面對成本上漲的壓力,從而保證自身持續的競爭力,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九毛九通過對上游的布局,在市場鱸魚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公司2021年鱸魚采購價相對2020年反而有所下降,實現了對企業利潤的增厚。另一方面,一旦餐飲企業建立了成熟的供應鏈、數字化的控制,餐飲企業就能在保證食材安全、新鮮度和標準化的情況下,實現門店的快速擴張。目前,九毛九正在積極布局上中游供應鏈,包括在上游原材料端與鱸魚供應商合營養殖鱸魚、預付貨款幫助供應商擴充產能等;在中游央廚端積極建設供應鏈基地;下游終端,通過小程序外賣、私域吸粉、直播送代金券、掃瞄點餐、線上話題營銷等措施,強化品牌形象、維持高活躍度,有力保障了九毛九2021年的盈利。
近幾年,麻辣小龍蝦突然火爆全國,市場對此并無充足準備,旺季到來時,小龍蝦價格就會暴漲,甚至直接斷貨,商戶只能被動接受。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專業的李林渡,看準了小龍蝦市場的這個痛點,在市場守著終端門店賺錢的時候,他果斷選擇將供應鏈作為突破點。他成立墮落蝦,深入小龍蝦養殖、加工、運輸和消費各個環節,搶先進行小龍蝦全產業鏈的布局。如今墮落蝦的門店內已完全實現“去廚師化”,不用廚師和任何烹飪技術,將提前預制好的標準化產品,進行簡單的標準化加工,即可通過外賣快速送到消費者餐桌。通過這樣的全流程布局,2021 年,墮落蝦全國門店突破 1300 家,覆蓋城市超過250 個,成立三年就實現了彎道超車。即使這兩年疫情期間,墮落蝦依然能小步起跑。
04
包裝全面改良,給外賣更好的消費體驗
一個良好的外賣包裝設計,將大大提高餐廳出餐效率、增強外賣員送餐便利性和提升顧客消費體驗,這亦是外賣最基本的要求,而良蕪不齊的包裝則成了制約餐飲外賣的一大障礙。
外賣的核心產品雖然是食物,但好看的外賣包裝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甚至成為消費者首次購買的原因。被不同的圖案、圖形和色彩裝點后的外賣包裝,不僅可以在視覺上給予消費者最直觀的沖擊,增加其在社交平臺的分享欲,還可以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壽司品牌MamaSushi的包裝以低飽和度的粉紅色作為主色調,配合西瓜、女孩等可愛的元素,畫面豐富且視覺體驗舒適,精準狙擊少女心,讓人忍不住想拍照分享。
用包裝與消費者進行情感交流。在生活和工作快節奏的當下,品牌文化和情感訴求被認為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十大重要因素,情感化的交流互動成為溝通產品和消費者的神奇紐帶。海底撈曾在去年中秋推出mini自熱火鍋禮盒,不僅在菜品和裝備上表現出一貫的水準,而且包裝設計上極力展現家的溫暖,讓一個人的火鍋也變得有溫度、有儀式感、有幸福感。
05
結束語
疫情催生了餐飲企業的數字化需求,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AIoT等技術廣泛應用,數字化轉型在餐飲企業將全面加速,涵蓋企業供應鏈、營銷、運營、食品安全等眾多方面。
“堂食+線上外賣+速食半成品+工業化供應鏈+包裝改良”的新業態將逐漸成為餐飲業經營主流,其中數字化成為核心,貫穿全產業鏈。這要求餐企不斷完善自身數字化轉型、進一步融合線上擴展與線下經營,同時拓寬社區、團餐等分銷渠道,從而真正實現業態全面轉型,以應對百年未有的新格局。